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落井下石> 第74章 曹操暗寻麒麟子,法正激怒刘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章 曹操暗寻麒麟子,法正激怒刘璋(1 / 4)

自衣带诏事件后,曹操深感惶恐。

于是秘密设立校事府,对内监察百官,对外刺探敌情。

校事尉总领诸事,由军师祭酒郭嘉兼任。

下设典校郎、刺奸令使、校事郎。

典校郎对外,设置暗桩、安插细作入敌军,由赵达担任。

刺奸令使对内,监察百官,巩固曹操权柄,由卢洪担任。

校事郎负责对收集来的情报、文书等进行整理和校对,交由校事尉通禀曹操,此职位由曹丕担任。

郭嘉死后,曹丕暂领校事尉一职。

江东民间传言,郭嘉派人冒充许贡三门客害死孙策,就是因为郭嘉掌控整个校事府。

暗桩之龙潜伏北方多年,仅以徐庶一人之力,自然是无法探查,必须借助校事府。

因此,查获暗桩之龙的身份,实际上是曹丕的功劳。

曹操火速命人飞鸽传书回许都。

命曹丕整理江东张氏所有的情报。

五日后,第二封密信送到了长沙城。

曹操仔细阅读密信。

江东有四大士族,顾、陆、朱、张。

其中,江东张氏又称吴郡张氏,是当地世族。

早年中原战乱,徐州二张便迁往江东吴郡,与吴郡张氏交好。

后因张昭、张纮得孙策重用,吴郡张氏皆尊张昭、张纮。

张昭有两子一侄,长子张承,次子张休,侄子张青。

张青,字孟义,提出了复式记账法,并且设计了大写数字壹到拾,使得江东账目一清二白。

更有张氏麒麟子之称。

建安十三年,刘琮投降后,以张氏为首的江东士族皆主降。

张昭之侄张青陈列主降细则十三条。

后因孙权斩断桌角明誓抗曹。

张青被江东打为投降派,成为了周瑜诛杀的重点目标。

此后,张青便在江东销声匿迹。

曹操分析,张青被暗杀的可能性不大。

毕竟是张昭的侄子,周瑜纵然要杀,孙权也不会同意。

《江东概论》和早前张昭写给曹操的书信笔迹是一致的,但并非是张昭的笔迹。

能写出江东概论的,很可能是张青。

张昭早前的书信,也可能是张青代笔的。

而张青从江东消失,可能是秘密潜入曹军。

张青很可能就是江东暗桩,代号麒麟子。

江陵城军议时,平平无奇的蒋干忽然献出了《江东概论》。

但蒋干本就是淮南九江人氏,与周瑜是同窗,知江东虚实,倒也无可厚非。

可随后,蒋干接连献计,聚铁山伏击江东,破周瑜诛杀蔡瑁、张允之计,清除江东暗桩。

释放江东暗桩,将瘟疫带到江东军。

识破周瑜的铁索连舟、火烧赤壁的连环计。

设下三路围攻江东军的奇谋。

最终,使得曹军大破江东军,打赢了赤壁这一仗。

蒋干的为人,曹操很清楚。

有些才华,但绝非大才。

接连献出奇谋,早就令曹操生疑。

但曹操觉得,这是郭嘉的在天之灵,在暗中相助自己。

根据手上这些资料,曹操基本可以断定,张青入曹营后,一直潜伏在蒋干身边。

《江东概论》和带投大哥的书信,都应出自此人之手。

甚至,蒋干所提出的计谋,应该也都是出自张青所谋。

不是郭嘉的英灵在相助自己,而是张青在蒋干的背后相助自己。

可问题是,一个江东派来的暗桩,躲在蒋干背后,不思瓦解曹军,却屡屡相助曹军。

反倒是把江东军打的落花流水。

这就让曹操很费解了。

江东的暗桩,居然一直在暗中相助自己?

这是什么奇人?

曹操苦思许久,最终得出了两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