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甘蔗卖了钱,便可以用钱买粮市布,改善生活,交上赋税。若是无人吃糖,他们种了甘蔗也换不了钱,又怎么养活子女交上税呢?”
魏征诧异道:“殿下,这糖是南方产的,不是从天竺人手里买来的吗?”
李承乾愣了一下,他以为魏征要和他讨论的是要不要抑制商品经济发展,谁知道魏征介意的居然是国内资金外流,简直就是牛头不对马嘴啊。李承乾解释道:"不是啊,这些糖是南方的蔗糖运到北方之后再加工制成的,"魏征恍然大悟:“原来大唐如今已经能出产这样的好糖了,看来臣久不在坊间走动,倒是不知道这件事,误会了殿下。还请殿下原谅。”
“等一下,"李承乾连忙道,“魏左丞不觉得吃糖过分奢侈吗?”
魏征笑道:“虽然臣一直觉得该戒奢以俭,可既然殿下吃的是国内产的糖,那就像殴下刚才说的一样,最终得益的便是南方的蔚农。臣又为什么要阻拦呢?况目臣没有听说殿下有过分奢库的举动,殿下
既不好华服,又不好器用,饮食用度也都在规定的范围内,臣又何必阻拦殿下小小的口腹之欲呢?"
李承乾呆了一下,主要是魏征在他的主要记忆里已经化身为喷他阿耶的喷火龙了,没想到贞观元年的魏征对现在的他来说居然这么说话的。难道是因为他现在年纪还小,魏征对他比较宽容吗?
李承乾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还以为您会批评我呢,毕竟历朝历代都讲究士农工商,商者为末。”
魏征道:“原来这殿下心里,臣是这等迂腐无知之徒吗?殿下可知历朝为何抑商?”
李承乾道:“因为商人不事生产,于国无用;而且他们不像农户,总是停留在同一片土地上,他们四处流窜,若是战时,便可为间人。”
魏征点头微笑道:“殿下说得不错,这是商人的坏处,可商人自然也有好处。我朝采用均田制,大部分农人都能做到耕者有其田,如今陛下又轻福薄赋,只怕不出几年,国中根价就会降下来了。这些多
余的粮食自然需要放到坊市间售卖,才能换来农人所需的盐、布和农具。若是没有商人,农人又怎么换来生活所需呢?”
李承乾点点头,他知道他阿耶重农却不抑商,贞观之盛便是由此而来。但他没想到的是,如今不过是贞观元年,魏征就已经在考虑之后的事了。
李承乾问道:“这和租庸调法是同样的道理,对不对?”
所谓租南调法,是和均田制配合使用的。国家分给成年百姓土地用以耕种,百姓需要上交粮食、组布、绫罗、麻等物,同时需要服 定时间的劳役。因为不是每个地方部适合种桑养蚕,如果交不出组布
绫罗,就可以交银代替。如果不想服劳役,可以交绢布代替,总之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灵活的赋税制度。
所以租庸调法和商品贸易中的等价交换原则一样,有着共通之处。
魏征闻言笑道:"是极。"
茶点时间结束之后,魏征继续给李承乾讲史。
李承乾毕竞不是真正的小孩子,在魏征讲史过程中提出的 些问题往往让魏征耳目 新,颇为诧异。而目作为接受过平等教育的现代人,李承乾对魏征观点中的“轻福薄赋、“以为本”、“民贵君
轻”的思想接受程度更高,让魏征不由大感欣慰。
一场让师生双方都感到十分愉快的教学结束之后,李承乾亲自把魏征送到宫门口,还让人打包了不少点心给他。
……
魏征回到家之后,妻子裴夫人打开李承乾命人送的食盒,惊讶地发现里面不仅装了点心糖块,还装了几张蛋糕制作的食谱。她惊讶地问丈夫:“这是今日太子殿下赐给夫君的?”
魏征这才知道原来食盒里不止装了点心,还装了食谱。如今各家的食谱都极为保密,从不外传,没想到太子殿下居然还在食盒里面装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