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6章 派谁去?(2 / 2)

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派文启或者刘伯温去是最为合适的,因为文启是发现此事的人,并且立刻上报了,自然不可能跟这群人相互勾结。而刘伯温的话,也是不与人相互勾结。所以说我觉得这件事情派文启或者刘伯温二人一起去是最好的。”

朱元璋点了点头,他其实是最想派的人,是文启!

因为刘伯温实在是太聪明了。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有些忌惮刘伯温,毕竟他的聪明是满朝文武皆知的。

而对于文启,他没有那么多忌惮。

毕竟文启现在只不过是个县令。

就算再聪明,能量也有限。

而且他有意扶持文启,平衡朝廷派别。

自然要想办法给文启加功劳。

但文启此时正在处理更大的事情,推行建造巨船准备出海经商,如果说这个时候再让他分心去调查这件事情,毫无疑问,出海经商的速度恐怕会延后到不知道什么时候。

所以说他最终还是决定派刘伯温去做事。

二虎点点头,他其实也猜到朱元璋或许会派刘伯温去,但自然不可能在朱元璋面前提出来。

他虽然服侍朱元璋多年,但也知道朱元璋生性多疑。

猜错了还好,如果他猜对了,朱元璋必然会觉得他揣摩圣意。

所以每次朱元璋问他的想法,他都不会轻易地说出来。

即使如此,他也和文启做了一些讨论,当时文启和他两人都觉得这件事情会派刘伯温去。

果然如他们所料,朱元璋确实决定派刘伯温去查此事。

“那就派刘伯温来做。”朱元璋点了点头,“这件事情同样不要声张,由你来配合刘伯温,并且将此事调查清楚。如果真要去做的话,记得先秘密调查,不要打草惊蛇。”朱元璋提醒道。

他知道这件事情确实很关键,毕竟背后一定涉及到很高层次的博弈。如果提前暴露,很多证据就会被抹除,到时候调查起来难度就会更高了。

很快,刘伯温便被叫到了朱元璋的书房。

刘伯温看起来精神不是很好,他年纪本身就是开国功臣中较大的人之一,再加上长期操劳,积累了不少病痛。

他早就请求辞官回乡养老,但朱元璋却不愿意放他走。

原因很简单,刘伯温不仅聪明,而且很有名望,大明只要是读书人,没有不认识刘伯温的。

不少读书人都把刘伯温当成自己的精神领袖。

这样的人朱元璋当然不可能轻易放过,就算刘伯温待在宫中什么事都不做,他也不愿意让刘伯温辞官回乡。

毕竟刘伯温如此聪明又有威望,若有其他人借着他的名号起事,后果不堪设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