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两宫太后请安了。
见识过兴庆宫的富丽豪奢,义安太后和积庆太后的住所就显得清冷多了。李牧过去的时候,两宫太后那儿零星地坐着几位先帝的妃嫔,有一句没一句地哭着先帝,囫囵话儿还没说上几句,年轻孀居的妇人们脸上就淌下泪来,像是在哭自己悲戚的命运。
两宫太后名分上是太后,按辈分看,实则都是李牧兄长穆宗皇帝的妃嫔,她们一人诞育敬宗,一人生有文宗,与李牧素来没有多少交集。新年拜见,不过是为周全礼数,众人见了礼,落了座,十分寡言,不过才进去待了半柱香的功夫,李牧便带着秦萧萧出来了。
见完了两宫太后,宫人们带着他们去往的地方是今日皇帝大宴群臣的场所——大明宫。此次宫中设宴,不仅邀请了宗室子弟,还请来了一众大臣,皇亲国戚、文臣武将,齐聚一堂,显示着新帝重振朝纲、革故鼎新的魄力与愿景。
当然,请这么多人过来赴宴,不仅仅是为了施恩群臣,替新君树威,用许彦的话来说,这次新春宫宴,是圣上煞费苦心为了缓和李诗裕与群臣、宦官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
原来,就在年前,李诗裕向圣上进言,陈明如今上至中枢、下至州郡,各级官员的俸禄都很难维系家庭生活所需。尤其是那些寒窗苦读多年,一朝上京赶考取得功名的贫民子弟,几乎人人都背负着严苛的债务。而在他们就任之后,便会发现自己每月所得的俸禄,无法偿还家中沉重的债务,是以许多官员贪赃枉法,中饱私囊。
因此,为了遏制官场贪腐之风继续盛行,皇帝应允了李诗裕奏章所言,给各级官员增加俸禄,同时增设一笔养廉银,对于那些家中负债的官员,可以向国库借钱,偿还债务。这一举措,对于天下负债累累的众多官员而言,不可谓不是一桩幸事。
然而,李诗裕的举措不止于此,为了彻底有效地在短时间内遏制住朝廷内贪赃枉法的不正风气,激浊扬清,开廉洁奉公之门。前道旨意才下不久,皇帝便听取李诗裕的意见,再次下诏,对于收受贿赂超过三十匹丝绢等值的官员采取严厉的处置措施。
此诏一出,朝野震荡,众臣纷纷上书表达对宰相李诗裕的不满,希望皇帝能够收回成命,放宽惩治标准。当今圣上收到这些上表的奏章之后,阅而不批,批而不发,一直堆在书房那儿积灰。几位尚书问了又问,等来的却是宣众人参加新春宫宴的旨意。
李牧和秦萧萧到场的时候,受邀参加宫宴的文武大臣已经到了不少,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说着庆贺的话语互相拜年。许彦父子是与阳朔公主一道入宫的,阳朔公主在兴庆宫里陪太皇太后说话的时候,他们已经到了,正和早到的几位尚书谈天。
在这种场合,李牧照旧表现得笨拙呆傻,他的目光没有在任何一个人身上多加停留,像个提线娃娃跟在宫人背后,中途不知是谁使坏,趁李牧不备,嗖地踢开一张凳子,正正好拦在李牧的面前。李牧没有防备,或者说他根本不想要防备,被凳子脚一绊,整个人向前倒去,结结实实地摔了一个狗啃泥。
秦萧萧不熟悉宫中的规矩,生怕哪里露出马脚,让人揪住光王府的麻烦。一入宴会场地,她便低着头,远远地跟在李牧身后,没成想走在前头的李牧被人一记暗算,在众臣面前出了好大的洋相。
不需要刻意去听,李牧一摔倒,宴会场中便四处响起克制的、窃窃的笑意,里面有包藏坏心的、不怀好意的、起哄嘲讽的,秦萧萧忍下心里替李牧打抱不平的冲动,再顾不上什么宫规礼仪,箭步冲到李牧身旁,小心翼翼地扶起他,用近乎耳语的声音问:“没事吧?”
无人看见的角落,李牧冰凉的手指轻轻拍着秦萧萧温热有力的掌心,暗示她放心。见他无事,秦萧萧放开搀扶着他的手,默默低着头,退回到自己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