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便要杀回凉州城中。舒五已经随陆崇赶到城外,此情此景亦明白于心,她扑到陆崇的身边拦住他,盯着他血红的眼睛,一字一字道:“千万千万不要辜负丁将军的苦心!”
李舟与张寅几乎同时回到城中。刚进入凉州城门,便看见了城中百姓几乎家家悬挂的白纸灯笼。
街上少有行人,只有零零星星的几个身穿制服的兵士遵照鱼朝恩的命令在城中各处敲锣打鼓庆祝胜利。
李舟问道:“怎么回事?”
陆崇冷冷道:“鱼朝恩在城外带着自己的三百位亲信,下令斩杀了丁将军。”
“用的乃是圣人留给他的第三道圣旨。”
“其实他何须如此费劲带那么多亲兵,丁将军已经病入膏肓,且一道圣旨就足以要丁将军毫无怨言地引颈就戮,他这么做,乃是在侮辱将军。”陆崇狠狠道。
“丁将军必是有所预感,他在写给陆崇地军报中提到大军会慢慢归来,不必急于出城迎接。实乃是为了不使陆崇与鱼朝恩起冲突,犯了忤逆的大罪。”舒五接着道,陆崇已悲愤而无法出声。
李舟亦是同感,此刻望着圣人御赐的各种恩赏,手中利剑一挥便悉数打翻在地。张寅看着他俩,缓缓道:“也许将军的深意不止如此。”
他颤抖着拿出丁章在伏俟城的时候风轻云淡交给他的两封信笺,叮嘱他务必要在同时见到陆崇和李舟的时候拿给二人。
此刻接过丁章生前便留给他俩的遗言,陆崇与李舟二人俱是泪流满面。他们打开第一封,只有寥寥数字,上写道:“陆崇与航英,不可如当年之文灿与昆奴。”
文灿是丁章将军的表字,陆崇是知道这件事情的,只是平常敬重且以尊长视之,故而没有人敢称呼丁章的字。而我朝自古便有用奴字给孩子起小名的传统,只是如今这昆奴,倒令他不知道是谁了。
李舟已经面色灰白,盯着书信缓缓道:“这昆奴,乃是圣人的名字。”
几人震惊,回想起从前见到丁章谈论起圣人的表情时,总是觉得变化莫测,似是两人之间有着千言万语也无法跨越的万千沟壑,而丁章亦提到圣人对他领凉州兵权一事忌讳颇深,故而总是放低姿态一忍再忍。
如今看到丁章的死前嘱托,陆李二人便也明白,如今的圣人与丁章将军年轻之时只怕同他二人一样,乃亲密无间的挚友。只是从前的昆奴当了皇帝之后,便开始忌惮起才华与武力均胜于自己的文灿,两人亦不能也无法跨越山川,跨越权力对人心的异化将真实心意示给对方,故而才会一人一直试探,而一人始终回避了。
此刻陆崇与李舟看着彼此,回想着两人曾心照不宣描绘过的未来,竟真的仿佛隔着岁月的长河,凝视着年轻的文灿与昆奴。
张寅慢慢地打开了丁章留下的第二封信,乃是洋洋洒洒数千字,向他二人苦心孤诣地分析了此次弹劾督军案失败的原因,一言以蔽之,乃:圣人苦朋党之争久矣。
其实不只唐朝,历朝历代均有大臣之间的朋党之争,然而我朝却自神龙政变之后将朋党之争推向了史无前例的高度。大臣之间一旦开始结党营私,分为两党,那么无论其中一党做什么,是否造福或危害百姓都不重要,均会成为另一党派攻击的目标,大臣甚至皇子们都会被卷入这种毫无理性与意义的派系争夺之中,最终演变成对对方的无差别否定。
当初的鱼朝恩本来已经陷入死境,就是凭借对朋党之争的利用与解释,让圣人相信了自己其实并没有弹劾案中描述的那样恶贯满盈,而全是丁陆二人想将他一网打尽的疯狂之举。
圣人本来就猜忌藩镇将领手握大权会给朝廷带来威胁,若藩镇将领还涉及到了朋党之争中,圣人没立时三刻反过来下旨杀掉丁章与陆崇,便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