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察觉的。”
“是吗?”
考虑到这个身位只能看到我的头顶,因此懒得摆出生动的表情。
“看来我们已经达成共识了,无论是老师还是我,对于【注视】这件事,根本没有任何记忆。很遗憾,只是鸟笼效应而已。”
因为别人送了一只鸟笼,所以买了一只鸟,这就是【鸟笼效应】。
因为获得了一件【不需要】的东西,结果不自觉地继续给自己添加【不需要】的东西,通过不断自我施加心理暗示,成为“鸟笼”的俘虏。
你也不过如此,五条悟。
我玩味地说:
“假设物质真实中存在我与老师同时失忆的事实,我们都恰好且仅被删除【我曾经注视着你】的记忆,既不影响其他记忆,也未影响对现实的认知。就我所知,除了作用于大脑的术式,只有强力的【束缚】能做到。情况一,需要成功偷袭老师和我,对我们施加术式,情况二,【束缚】生效的前提则是得到本人承认,那么这份记忆一定是属于‘忘了也无妨’的部分。”
记忆对我而言是很珍贵的,它是我唯一可以从此世带走的东西。我不允许它被删除、篡改,它必须是第一手的,不加修饰的,哪怕它会让我痛苦。
“如此一来,世界是假的。”
“可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术式需要咒力作为发动条件,普通的咒力无法突破老师的【无下限】吧。两种情况最后都会得出本人同意的前置条件,不满足本人同意的条件,删除记忆的操作就无法达成,这就形成了悖论。”
“因此有问题的只能是大脑,大脑是被永远封闭在黑暗的囚徒,没有感知形态的器官,没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有趣的是,大脑会做梦。”
“被困在这里,除了做梦一无所有,是想要达成什么呢?要设计出这样的世界,控制,禁锢,而又不杀死老师——那么,我究竟是引导你觉醒的【同伴】,还是安插在你身边的【人偶】呢。”
“把泛虚无主义作为电影的核心设定的确很有趣,可惜现实是讲究成本和效率的,除非人类已经达成第三次文艺复兴,否则几乎不可能做到的吧。”
无法随时注意到我正在看他,能证明我曾经长久地注视着他吗?——不能。
内因是变化发展的内在原因,外因是变化发展的外部条件。内因起决定性作用。
直白的说,这家伙根本就是在别人身上反思自己的错误嘛。
一旦方向错误,越前进只会离目的地越远。
况且他的逻辑根本无法自洽,只能证明我对他非常特别,他想要对我放松警惕,以此交换更多。
很狡猾啊。
所以我才讨厌说多余的话,暴露的东西太多了。
当谈论既视感的时候在谈论什么?
前尘旧梦?无意识之海?未来危机?隐喻?
既视感来自平行时空的记忆碎片。
一瞬间袭击心灵的灵感,会让你觉得整个场景仿佛在哪里发生过。毫无征兆的闪光模糊地照亮旷阔深渊,尽管只是部分简单重复,背后毫无逻辑。
甚至会怀疑经历是否真实存在过。
“……”
“要迟到了。”
不过这句话肯定是重复了千万遍吧。
猫是一种环境性动物,在陌生地方睡不踏实,老早就醒了。
而狗是不挑地方的,找个舒服的姿势就能睡好。
堂堂最强竟然在睡懒觉,这也在他的计划之中吧。
难道我会主动叫他起床吗?女孩子在外面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尤其面对这种天生厚脸皮的,叫|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