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那天的事情对他也同样艰难。
“……我到的时候,那群魔修还没有走,正挨家挨户抓人,我虽当场冲上去想拼死一搏,但他们人数众多实在难敌,我原本以为我也会死……但就在那个时候,师尊突然出现了。”
“太华师尊?”
云筝微微诧异,原来师尊与叶珩之竟是这样相遇的。
“正是,那群魔修并不是师尊的对手,但村民们性命垂危,师尊并没有与他们缠斗,只将他们赶走了事,但那散修元神被重伤,即便是师尊也无力为天。若是师尊早来一刻,若是我能更强一些……”
他眸中红光摇动,除了愤怒外,还有许多难言的情绪,不停翻腾涌动,是惋惜,是后悔,而更多的是自责。
他像是将所有事情的因果,都归咎到了自己的身上,不止是那散修的身死道消,还有他的母亲……
云筝胸中生出苦涩的酸楚。
“那时我尚不知师尊就是太华剑尊,但在经历了那晚的对战后,我也看出师尊要远比我和那散修强的多。我求她收我为徒,她当下并没有答应或是拒绝,只说要再看看我的道心。后来我四处游历,又过了些年,偶然与师尊再次相遇,她这次才愿意收我为徒,将我带上了万剑峰。”
云筝轻声问道:“你拜师入九华宗是为了给那位散修报仇吗?”
沉默半晌后,叶珩之轻轻点了下头。
“是,但也不全是。修道成仙并不是我的本愿,只是眼下世道不堪,即便我不能保万民太平,但能救一人我便救一人。”
云筝默然,他远比她想得更加沉重。
她修道多年,虽是受正道教诲,却常居世外,不曾入世修行,也从未有过叶珩之这般感悟,他道心坚定,她自问远不能及,若是细论心迹,她更是自愧不如。
预知梦中说他会堕入魔道,可与他深谈一番后,入魔之论实在匪夷所思。
一个如此痛恨魔修,发愿要怜惜众生的人,又怎么会堕入魔道呢?
云筝想不通,叶珩之身上种种表现都与梦中冷血无情的魔尊相去甚远。
他心思单纯,就连听到她的假意表白,都会害羞脸红到不知所措,甚至情急之下还掉进了水里。
这明明就是一个单纯青涩又十分正直的小师弟,他甚至都不在意能否得道成仙,既然没有执念,那这道途之上究竟还能有什么事情能成为他的心魔?
难道是他半妖的身世?
云筝暗自思忖,等他们从雪山返回的时候,该将叶珩之的事情也一并问问启量道人,那个预知梦究竟代表了什么?
她蓦地想起那天雷雨夜在千机峰上,启闻道人留给她的十六字箴言——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情理难决,知敝永终。”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这句还好理解,勉强算是天道对她关于预知梦的警醒提示。
可是“情理难决,知敝永终。”又是什么意思呢?
情理难决,“决”为决断之意,于请于理、难以决断,难道是说她无法下定决心吗?
可究竟是什么样的决心让她游移不定,又是什么样的情和理让她陷入两难困境?
难道这些也会和日后的叶珩之息息相关吗?
知敝永终,君子以永终知敝,既然天道让她知道了叶珩之入魔的未来,便是要她阻止,阻止这明知道一定会发生的未来。
她所行所言,不过是替天道尽人事听天命,若天道想要杀叶珩之斩草除根,何必选中她。
天道既然已经选中她,便是要以她的道心来做决策,叶珩之不是冥顽不灵十恶不赦之人,他甚至比一般修士更加明了凡人疾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