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一个四五十岁的老男人叫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喊的是大哥,这场景怎么看怎么都怪异。
他颔首,道:
“其实朱棣的前半生,大家应该都有点了解。”
“张良同学,这是我的四弟,也就是之前先生在课上说过的那个,用靖难之役夺位的朱棣。”
什么**说、远走他乡说、出家为僧说、郑和放归说……等等等等。
沉吟片刻,张良颔首。
“好。”
是啊,这货嘴巴贱归贱,但他生的儿子一个比一个出彩。
“毕竟如今年代最晚的人是朱祁镇,可朱祁镇做的事情让大家都很难信任他,他嘴里的话都只能信个五成,若是永乐帝是个可信之人,以后各位同学上课讨论起来也方便些嘛。”
李世民沉默了一下,才摇头:
“怕是提剑杀人的心都有。”
他只是想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至于朱棣有没有杀朱允炆,会不会当着朱元璋的面说出这种事情来,那他就不清楚了。
“朱祁镇当时就因为对先生吼过,加上他死活不认错,所以爹整整揍了他半节课,你明白我意思了吗?”
这是什么概念?
在这一群帝王将相里,不管是论名声还是论功绩,除了始皇帝大家其实都不差,唯独李隆基是一手创造了大唐盛世又将其覆灭的,加上此人堪称败坏的道德品质,朱棣难以想象什么样的皇帝能比他更烂。
但其他人倒没有这么想。
而后朱标又补充道:
这件事,他们之前上课也都听过,当时朱元璋的反应非常大,还一直嘟囔着回去之后要把朱棣给打一顿。
他看向朱棣,学着之前宋慎介绍新同学的样子,很友好地笑了一下:
“永乐皇帝朱棣是吗?幸会,我是汉初三杰里的张良,张子房。”
朱棣摸不着头脑,但他谨记朱标的提醒,学着李世民的样子恭恭敬敬地起身,拱手道:
“先生,朕……啊不,我,我来自永乐二年。”
朱棣面色瞬间白了两个度。
这会儿怎么直接有人开始针对起自己了?!
“要说他心狠手辣,建文元年时朱棣的三个儿子都在应天府,他明明可以挟持做人质,却没有这样做,而是放了回去。”
“若即位的人是朱标,别说朱棣,有谁会造反?”
“救火的同时,他们也去搜寻了建文帝的下落,才发现宫里确实有密道,应当只有正常即位的皇帝才会得知,而我是不知道的。我手下的将士们沿着密道一路追查,在鸡鸣寺附近找到了建文帝,他一直求饶,我也不落忍,便叫他落发为僧,给了些盘缠让他此后不要再露面了。”
朱标很诚恳地说:
“有些事情我可以后面跟他再解释,不过伱之前跟刘彻说过一次,应该比我有经验一些,能不能劳烦你帮我一起跟他说明缘由?”
“朱元璋怎么这么好的命,两个儿子都这么有出息啊?”
李世民嘴角抽了抽,特意偷瞄了一眼嬴政的表情,见他是真的艳羡感慨而非讥讽,才默默将目光又收了回去。
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或许是惦记着之前朱元璋给提的馊主意,或是单纯不想让这嘴贱的家伙好过,李世民突然举起手来。
凭啥啊!
…………
这一安慰,朱棣脑门上的汗都快止不住了。
宋慎有点诧异,但还是隔空点了点他的方向:
“李世民同学,你有什么问题?”
难不成这货让大明亡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