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女生耽美>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 纪念民族伟人袁老的生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纪念民族伟人袁老的生平(2 / 7)

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1989年,他提出了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不育温度指标和选育的技术策略,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走出了低谷;后来又研究并提出两系不育系原种生产程序和冷水串灌繁殖等重大技术,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最终取得成功并推广应用。

1997年,袁隆平院士又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他设计出了以高冠层、矮穗层和中大穗为特征的超高产株型模式和培育超级杂交稻的技术路线,并在超级杂交稻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2年实现中国超级稻第一期亩产700公斤、第二期亩产800公斤、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的目标,并于2012年,领衔启动了中国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的第四期目标攻关,同时提出了在原超级杂交稻超高产理想株型和保持较高收获指数的基础上,以增加植株高度提高生物学产量为核心的超级杂交稻育种新理念。

2006年,袁隆平院士针对我国人增地减的现状,提出了运用超级杂交稻技术成果,用3亩地产出现有4亩地的粮食,大幅度提高现有水稻的单产和总产,提高农民种粮效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科学思路,即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2007年率先在湖南实施,并迅速在安徽、广东、广西、河南、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市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袁隆平院士又提出了“两分田或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丰工程,得到了政府和专家的一致认同,已在广东和广西实施,均达到了预期效果。

袁隆平院士还多次到美国、国际水稻研究所等地讲学、传授技术,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50多期,培训来自亚、非、拉美30多个国家的学员2000多名,并多次去印度、越南、缅甸等国指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

袁隆平院士先后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出版《袁隆平论文集》、《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杂交水稻学》等专著7部,创立了系统的杂交水稻学学科。

文章大部分摘自湖南日报。

痛别!袁老一路走好!

袁老,您永远都是我国的伟人。我永远都会让我盘中不剩一粒米。

等我十一点出头听到您病逝的消息,我十分的心痛,但是随后我又看到了这只是个虚假消息,我十分的庆幸,十分的开心,我还想着,凭着您的身体长命百岁,那是绝对的。

可是仅仅才一个小时以后,那个噩耗出来了。

我还十分记得您的感人名言和感人故事,在我珍藏的那份一七年的人民日报上。

感人名言:

1书本和电脑很重要,但是书本和电脑种不出水稻!

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杂交稻

3人就像一粒种子各方面都要健康

4我有70多岁的年龄 30多岁的心态

5我成功的秘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6不爱国就不能成为科学家

7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8如果全世界有一半的水稻田种上杂交稻,每一公顷能增产两吨,(这样)来算的话呢,每一年可以多养活五亿人。

9幸好我们国家采取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成几何基数的增长,我跟你说,马尔萨斯是对的,马尔萨斯是先知先觉,你批马尔萨斯是批不了的。

10我一个体会,只要是大方向是对的,不是死胡同,你只要坚持下去,他会达到光明的彼岸的。

11第二个不要怕失败。怕失败的人最好是不要搞研究,搞研究,绝大部分实验都是失败的,不会那么一帆风顺的。这是我一点体会,是不怕失败。

12我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