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女生耽美>穿成李白的抱剑小童> 53.抉择的交叉口 一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3.抉择的交叉口 一更(3 / 4)

:“七娘子与江淮两道的造船监对上,倒是真没在怕的。”

七娘便仰起头:“有什么好怕的。”

“这江淮两道凑一双,吃了数十年漕运的红利,却一点儿长进都没有,每年到汴河口,不知损耗多少粮银。这些亏损到了来年,可都是百姓头上沉重的课丁税。”

梅舟怔了怔,没想到小女郎竟能看到这些微末之民的苦痛。

他垂着头继续锯那一截断木,口上也赞同道:“贞观年间,太宗在江南十二洲设造船监,从那里出来的弘舸巨舰无数,因而,很多人肯定觉得江淮比岭南有太多优势。”

“不过,我也算是从造船监出来的,深知他们多年来奉朝廷之命,全力钻研战船为,对漕运船其实一窍不通。”④

至于原因,七娘也听张九龄讲过。

大唐建朝之后,几十年间都忙着打新罗(朝/鲜半岛),战船自然而然成为关注的重头。一直到唐晚期,朝廷才会意识到南方商业贸易的重要性,从而关注商船、远洋船等促进贸易的船型。

朝廷如今的局限性,反而成了岭南可以利用的突破口。

七娘与梅舟又聊了几句,才想起李白让带的话:“我阿耶说了,城外百里,靠近水林之间的造船署已经搭建起来了,里头的木工目前还不多,都是戚翁掌眼选进来的。剩下的造船匠会由广州选好,这几日就走水路到齐。”

“你过去以后统领全署,可要带他们早日造出新漕船啊。”

梅舟诧异:“让我统领,岭南道的大都督当真放心?”

七娘只笑着不说话。

能造得出仙槎、看得懂图纸,就已经说明许多问题了。岭南正值用人之际,这时候,无论是张阿翁和师父,还是她自己,都不会吝啬于给有才学技艺之人一个机会。

这同样也是在为岭南创造新的生机。

梅舟感受到其中的信任,忽然有些感动,就好像他那一点微小不值一提的热忱,终于被伯乐看在眼中。

他抚了抚衣摆,正面向七娘深深一揖手:“定不辱命。”

*

开元十九年,入夏。

几件意外的小事件不声不响开了头,却注定要璀璨绚烂,在一些人的生命里留下抹不去的回忆。

夏日里草木葳蕤,十九岁的杜甫出了家门,漫游到吴越一带,听闻岭南这一年来有许多新变化,禁不住起了好奇心,转道南下。

与此同时。

东都洛阳城外,十三岁的杨玉娘收拾了包裹细软,毫不留恋地登上马车,按照三叔父杨玄璬的意思,入长安攀寻本该属于弘农杨氏的泼天富贵。

女帝离世已有二十六载。

二十六年间,许多事情尘归尘,土归土,都已不似故年。唯有李唐皇室帝王的猎艳范围,依旧被有心人刻意地局限在女帝创组的“李武韦杨”四氏之内。④

李武韦杨所连成的婚姻集团,甚至透过了高力士的层层筛选,将李隆基越缠越紧,包围蒙蔽。

昨日的武惠妃如此;

明日的杨玉娘也未尝不可。

想到这里,杨玉娘垂眸自嘲一笑,莫名记起一个人。

去年此时,她曾在南市永泰楼撞到一位小娘子,听人唤其“七娘”。在那之前,她们也曾在长安有过一面之缘。

七娘似乎总能看穿她故作柔弱的伪装。

即便如此,还是悄悄告诫她,寿王很弱,不堪为嫁。

没成想,她在东都呆了一年,日日苦练杨家娘子必须擅长的歌舞音律,举盏对饮,最终还是被叔父推上了“嫁皇子”这条路。

近身伺候的婢子打断了杨玉娘出神思索,笑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