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女生耽美>穿成李白的抱剑小童> 与贵人长得极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与贵人长得极像。(2 / 3)

四品下。往后,考场上都得称一声知贡举了。”

李白诧异至极,礼部侍郎那不就是贺知章嘛!贺兄升官了,得恭喜他才是。

裴光庭不知两人相识,沉吟片刻道:“我在兵部任职,且近日出了些岔子得陛下冷眼,怕是不好帮你,十二郎可有心仪的公荐请托人?”

李白摇头:“不瞒伯父,李十二并无寻人请托、打通关节,借以影响左右主司视听的打算。”

裴光庭微怔,半晌追问:“那你就这般去了?”

李白笑道:“正是,就如此参加明年春闱。”

裴光庭不赞同地看一眼李白,又给裴稹递眼色,示意他也劝劝这位朋友。裴稹摆手:“您别看我,我早就与十二郎说清楚了。他不从,我能有什么辙。”

裴光庭便叹气:“还是太年轻了。”

倒也不是裴家夸大其词。

每年考试前,长安显要的门户都要被踏破了。有实力的寒士只要能得到高位者的支持,转头出门去,那就是声名满长安的好处。

在不糊名的贡举试场上,这点名气便已经抢占了先机。

武氏被他们的谈话吸引,也忍不住插了句嘴:“你伯父说的没错,今年换礼部侍郎知贡举一人掌事,就更得求得这份虚名了。”

她似有若无瞧了七娘一眼,提议道:“王屋山灵都观那位贵人不是受召回长安了么?陛下对她百般宠爱,若能得这份缘,也是沾了道祖的光了。”

裴光庭一眼瞧出武氏的心思,默不吭声任由她挖坑试探。

李白听的云里雾里,还不清楚指的是哪一位,裴稹附耳低声:“是玉真公主。陛下约莫是挂念幼妹,寻了个祈福的仙名提前召回,要在京师过了年才会走。玉真、金仙二位公主在陛下心中分量不同,或许可以一试。”

说完,似乎怕李白拒绝,连忙又道:“贺侍郎这回处在风口浪尖上,吏部考功司时刻盯着他的错漏,我们还是先与他拉开距离的好。这事儿你就别操心了,我有些门路,先帮你递个话上去。”

李白:“……”

行吧,为了贺知章,勉强忍了。

*

玉真回长安,都是住在安兴坊的公主府内。

她一向不喜欢这地方,因为隔壁永兴坊里住着一群吵闹的侄子。

自开元十三年,陛下东封泰山之后,诸王公主的出阁制便取消了。

许是帝王疑心病犯了,把除太子李瑛外的皇子一股脑从太极宫挪到了永兴坊,一人发一套王府,谓之“十王宅”;而太子殿下也被从东宫拎出来,与陛下同吃同住,宦官监视,毫无半分自由。

如今的十王宅又添了寿王几个兄弟,已经是装的满满当当,但听陛下的意思,下一步还要造什么“百孙院”。

去他仙人板板的百孙院,老娘一天都不想呆在这儿!

玉真公主脾气并不好。

或许是打小被李隆基和金仙宠出来的底气,叫她烦腻了长安的生活之后,可以肆无忌惮要求入道修仙,并借此常年居住在王屋山,以及大唐各处的皇家道观内。

她最喜欢的,还是剑南青城山的常道观(天师洞)啊。

玉真想着想着,不知记起什么陈年旧事,眉头又蹙起来,似乎有些哀怨与自责。

天光清朗,门窗敞圆了好透气。

内给使悄悄递了话给玉真身边的青衣婢女:“先前公主答应要见一面的士子已经到了,是不是叫他们进来?”

青衣婢女还拿不定主意,玉真已经回神:“士子?哪家推荐的?”

“是兵部侍郎裴光庭之子托人传的话。公主当日说,裴家娘子武氏与武惠妃走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