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后,奥数比赛的日子渐渐临近,于是每周六也开始补课,补到下午两点的样子。
李荷花的成绩一直保持着班里的前三名,期中考试全校排名,她和孙杨并列第二,刘端依然在他们前面。
李荷花想,自己都是重生重读一遍竟然还考不过这人,自己的天资竟然差到这个地步?
枯燥的学习生活中,发生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是,篮球场重新回来了,校长亲自让人重新划了线,铺上石灰,比之前的煤渣更醒目。
第二件事情是关于郑一的。
就在奥数比赛考试的前一周,他终于找到了他妈妈的亲人。
李荷花没有亲眼所见,只是听说的,有一辆高大的黑色轿车停在了郑家门口,出来几个穿着华丽,举止优雅的人,一个老头,一个老太太,还有一个中年人,西装革履的。
那是郑一的外公外婆和舅舅。
又听说他妈妈以前是数学系的研究生,外公外婆在城里生活,有退休工资的,他舅舅开公司的,很有钱。
还说郑一他们都要被他舅舅接走,去四川过好日子去了。
每个人说的时候,脸上都是艳羡的表情。
“郑一命可真好、”
人人都这么感叹。
不到半年时间,郑一就从大家口中的“可怜孩子”摇身变成了“幸运儿”。
李荷花去废品店的时候,郑一已经走了,连道个别的机会都没有。
“哎,你们来晚了。”郑小军坐在屋子里,里面的废品已经清了大半,“昨天上午就走了。”
李荷花的消息晚了些。
“他走了,这废品店也开不了啦。”清完屋里的东西后,就转掉门面。
生意刚开始的时候是挺好的,慢慢的能收的东西就越来越少,农村比不了城市,没有那么多的消耗,自然就没有那么多的废品量。
要多收就得去隔壁镇,甚至更远的镇,耗时耗力,利润就下来了。
开了不到一年,要关掉,郑小军还真有点舍不得。
“那你准备去做什么?”
“不快过年了吗?过完年再说吧。”郑小军说,“你们要比赛了,在洪远镇?”
“嗯,后天考试。”孙杨回答。
“那先祝你们个个考出好成绩,金榜题名啊。”
三人从废品店出来,杨杰说:“虽然我们不经常见面,他一走,我心里还真有点舍不得。”
“他找到真正的亲人了,我们该为他高兴。”孙杨说。
“对啊,是好事,该庆祝一下。”李荷花真心为郑一感到高兴。
“怎么庆祝?”
“买包辣条?”李荷花提议。
“是个好主意。”两人笑着同意。
周六,学校租了一辆车,一大早的就把他们拉到了洪远镇五中,中午在外面吃饭,下午两点开始考试,四点钟结束。
“回去就天黑了,学校食堂安排了饭,你们就在学校住一晚,要回家的明天再回。”曾老师带队,他站在车上司机旁边拿着喇叭喊话。
底下的人叽叽喳喳,不少在对答案的,也有捂着耳朵不愿意听的,也不知道听进去的人有多少。
“荷花,你回家吗?”
“不回了吧,反正再过三天又期末考试了。”
“那我也不回。”杨杰说。
不回去,大家没事干,干脆在教室里讨论考试的题目。
“太难了,比我们月考的卷子难度提升了至少40%。”龙三看上去没考好,一脸的菜色,“而且题型也不是我们常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