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下抬起头来。
一想到这些陈寒现在感觉到十分的荣幸。
老百姓们都以自己的女儿、儿子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为荣。
再说眼前可不仅仅只是在耍蛇的。
在华夏女人面前显得高出了一個阶级。
不就是被人欺压了那么多年,总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吗?
而现在大明确能够反过来输出。
虽然他们的大明官话十分的蹩脚,但看到他们的努力学习的模样,陈寒怎能心里边不产生荣耀。
夫君,以后咱们儿子也一定会以你为荣。”
说着江都郡主还轻轻逗弄了一下儿子。
小家伙开心地嘿嘿直笑。
虽然他听不懂父母亲的谈话,但他也是真心地笑了起来。
一群人在大街上转悠了半天,发现不仅是多出了南洋各国的新鲜货物。
在大街之上居然还有南洋人开设的饭馆。
由于新鲜,有不少大明百姓都去尝鲜。
还真别说吸引了一大波的顾客。
百姓们尝过之后觉得还不错,为他们扬名。
而那些南洋的商人个个是把热情写在了脸上。
因为他们知道能够在大明站住脚跟,对他们来讲将会是阶级的巨大跨越。
所以每个人都展现出了他们的热情。
看着这眼前的一切,在外面转悠了半天之后,朱元璋朱标凌汉他们回到了陈寒的府邸。
一行人休息了半晌之后,这才开始讨论正事。
朱标首先开口,“如今肉眼可见的,咱们的大明宝钞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可以在南洋各国开始横行。
那现在就要讨论一下,是否要引进南洋各国的工人。
咱们的铁路修建到北边去,寒冷不说,花费也最高。
如果能够从南洋各国大量地将工人输入到大明来的话,应当会不错。”
这个话一说出来后,陈寒立刻摆手:“我说太子殿一下,您怎么还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可是大大的不该。”
这话一说让凌汉也愣了一下。
其实他也觉得当前局势之下,如果能够从南洋各国把工人给弄到大明来的话,应该可以省掉一大笔的工钱。
他也经过了仔细计算。
从南洋虽然引进来要路途花费不少,但比起减少的工钱来讲,对大明而言是划算的。
他说道:“国公爷,您为何反对?”
陈寒看着他们又看了看朱元璋。
朱元璋此时坐在那里,就像一个退休的老头,根本就不发表意见。
看到陈寒看向自己,老爷子还哈哈一笑:“咱说过,这些事情你们自己操心,咱现在已经是隐退之人,不再过问国事。
咱不管你们用什么样的事情来打扰,咱都不会再说一句话。
好与不好那都是你们年轻人的事。”
朱标听到老父亲这么说,也显得相当无奈。
于是他说道:“既然父皇已经不管,那咱们自己议论也就是。陈寒你说要怎么办?”
陈寒道,“如今南洋才刚刚开始打开市场,他们要的不是来咱们大明务工,而是更多的贸易机会。
如果一旦传出修建铁路会死伤很多,反而坏了咱们大明的名声。”
这话一说出来,凌汉倒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现在大明在南洋各国,刚刚打开国门来,就出现了死伤惨重之事,也说不过去。
不过他实在是舍不得南洋各国便宜的劳动力。
于是问道:“那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