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武侠修真>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138章 到处都是自己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8章 到处都是自己人(2 / 3)

其中七万贯为官价,另有八万贯以赞助费的名义,支持魏王屯田种粮,兴修水利。

但最关键的是,他们白出来时,在缸里经过了石灰的过滤,这是消除碳化的重要一步。

几个干办官都是秦卓介绍的,没办法,赵与芮现在缺人,秦家目前是他最大的倚仗。

为了保密,赵与芮要求提前准备好蛋清,和新青竹,新青竹早早切成篾片。

最后赵与芮走时为金塘岛今年订下了目标。

赵与芮是把保密做到极致,按他现在的方式,只要没有几个人一起勾结,悄悄打开缸中来看,至少能领先几十年。

鸡蛋清装于密封的铁罐,现场制冰时,再开封倒进去,有王府甲兵在现场巡看。

这次听说有市舶司干办公事(正八品)可以买,立刻下重金,买了个干办官。

冰及次等白定价每斤八百文和五百文。

这价格直接震惊顾田他们所有人。

没有这一步,其他户想这么干,还是容易碳化。

到时他就不收浙江这边的,让冯德山的水军船往福建和广东去采购,压低浙江汁价格,如果百姓不能生存,要么被逼只能卖甘蔗田,由赵与芮趁势收购,要么与赵与芮签定定销合同,只能以固定价格向赵与芮提供销售,赵与芮保证农户们的利润,同时控制价格。

要不然他俩也不会痛快的拿出十几万贯了。

市舶司重要官员有二把手,市舶判官(又称监舶务),一般是通判兼,现在是个胡琦的官员。

一夜过后,就会变成天然冰块那样的冰。

赵与芮一口气卖了三个,每个实收十五万贯,报朝廷是七万贯,私人吞了八万贯,两个干办官赚了十六万贯,但有一个是为秦琛买的,实际还得支付七万给朝廷,所以最终才赚了九万,这让赵与芮发现,卖官赚钱真容易,难怪历朝历代都有这么干。

这会正好跟着到了定少经,赵与芮上次卖官时,帮两人一个弄了个九品文官,将来准备重用,至此,魏了翁是彻底死心踏地跟着赵与芮干了。

另一个干办公事从两浙其他府调过来,叫吕松,其妻子是秦家族人,和秦卓关系不错,以前为某县主簿,这次魏王把他调来,官升正八品,他也是相当高兴。

吏里面又分孔目、手分、贴司、书表、都吏、专库、专秤、客司、前行、后行等,大大小小几十人,其中吏基本都是当地人。

另两个买者是当地巨商余大富和严康,但可以说,也都是自己人,因为这两人都是和秦卓有生意往来,关系较好,秦卓介绍的。

整个市舶司就这五个人是官,其余的全是吏。

他不但要卖,还要炒高价格。

但现在也有个问题,他们自己刚种甘蔗,没有汁,需要从市面上购买。

他来到庆元府后,正逐步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当地做事,除了地方大事暂时不管外,先控制住定海县,慈溪县,水军,接着制,开店,然后开始整顿市舶司。

最后是红沙,这个不向皇宫提供,治的也少,市面上定价每斤三百文,主推给有条件的百姓。

北宋初期为一司二使,后来改为一司一使,北宋时,基本都是地方知府知州兼市舶司提举,到崇宁二年(1103)年,开设专职提举,相关官员,有称提舶,有称提举,也有像泉州称‘泉使’。

胡琦以前就是庆元府通判,南宋的府可以有一到两个通判,聂子述过来后,胡琦以通判兼监舶务,实际只管这里的事,不管庆元府的事。

每斤价格一贯。

之前他们见过魏王,魏王答应他们,你们可以一边当官,一边跑商,余大富两人简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