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武侠修真>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130章 靠谁不如靠自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0章 靠谁不如靠自己(3 / 3)

当十铁钱,用铁十三斤,得当的钱一贯,每枚重7.36克,火耗比较低。

南宋中后期是非常缺铜钱的,要不然也不会拼命的印会子,发了一届又一届。

主要还是按赵与芮的要求,多造铜钱。

现在赵与芮在信州铜场自己私铸铜钱,发现只要管理得当,只会赚钱,怎么可能亏本?难怪两宋官方铸钱老是亏本,而民间私铸到处都是。

民间把铜钱都销毁,然后做铜镜,价格能翻五倍,这也使得铜钱大量消失。

趁现在金国未灭,还在前面抵抗蒙古,赵与芮希望能尽快当上皇帝,用几年时间赶紧集权,接着进行适当的改革,改变南宋国内现状,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两人正在聊天,全勇拿着三个袋子进来。

“咱们的这个崇宗通宝和大观通宝,每贯重一十三斤八两--”

宋朝铸的铜钱和其他国家相比,不但制作精良,而且价值更高,同等面值的铜钱,做生意的更认同宋钱,价值也高,这使的日本,高丽,甚至交趾、占地等地,都大量使用宋人的铜钱。

销钱铸器成为宋时普遍现象,这种现象在作为日常使用铜器之一的铜镜上也表现的淋漓尽致,以至于有的宋镜直接铸明“每两一百文”“佳者每两一百五十文”。

赵与芮道:“上个月我为定海水军请奏了好多升职,也帮你请了。”

赵与芮手上这铜镜重约一斤多,起码就是四五贯起。

赵与芮看到满桌的铜钱,心中大定,终于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了,总不能老沾老丈人秦卓的便宜。

“咱们现在能赚多少?月铸多少?”赵与芮又问。

“咱们信州铜场,现在有五万多户,月产铜料四十六万斤,铁料十八万斤,锡料,铅料各约十万斤。”(有部份锡和铅是从其他矿场拉过来的,也是秦卓的矿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