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学生,这回来的还是新民村的一个小姑娘,是兆林领过来的。
“她读美术教育,今年刚刚毕业,在家里备考老师,我就把她带过来了。”
柯袆良对着些背景倒是无所谓,能画好了就行,只要不算难看,其实都不太所谓。
柯袆良吧所需要宣传的主题打印在一张纸上,交给小姑娘。
“按照这个主题你随意发挥。”
“好嘞。”
小姑娘拿上纸张就转身跑了,一点儿没问工钱的事儿。
柯袆良看向兆林,兆林呵呵笑:“呵呵,她就是缺根筋,我按你之前的说给她了,画八个墙,标语十个,一共三千块钱。”
“同意了?”
“不同意能乐呵呵的去画?”
兆林也和柯袆良熟悉起来,说话逐渐也不客气了起来。
随后几天的时间,高一夫和村里人总能在不经意间看到小姑娘站在某一堵墙面前,仔仔细细的描画,一点点上色,一幅幅的精彩画面在新河村的院墙上绽放。
复杂的话需要化肥两三天,简单些的半天就结束了。标语也好弄,相比起来花费的时间更短。
原本村子里的人对于她的画都很欣赏,虽然大家更关注与吃好的穿好的。
但今年相比起来不用还贷款,大多数人的心理压力笑了许多,看见美好的事务还是会忍不住的欣赏。
“画的真好!我当年也是画的一手好画,只可惜呀...”
“可惜个啥呢。”
可惜没有继续上学也没有继续画画的本钱就不画了呗,现在年轻人愿意画画,能让家变得好看,也是一种本事啊。
“我孩子要是愿意学,砸锅卖铁我也愿意。”
身旁的人没有取笑他,因为大家都是相同的想法,要是自家孩子有这样的才华,干嘛藏着掖着,赶紧培养。
花多少钱都愿意,砸锅卖铁不是空话,他们真要供出来一个这样的学生,是真的需要。
“小姑娘,干这份活儿,你能挣多少钱啊?”
“三千块。”
“啥?”
这能干多少天啊,三千块画几幅画,好像也挺值钱的。
“我学习不好,就考了个市里的大学,美术教育也不值钱,考了教师资格证,在家里备考,等有学校招老师我就去考试。”
“那你一定能考上。”
小姑娘咧开嘴就笑:“借您吉言嘞,逮着这个空档我出来挣点钱,三千块,比我上班以后的月工资都高。”
“这样啊。”
大家都很羡慕,即便说上班的工资不高,但并不代表收入会低啊,果然人才不怕缺钱。
一众人越说越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