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面,占有很大一部分。 一年的时间,已经足够他将需要讲的知识,尽数与对方道明,并且针对一些从前的误区,进行对应的讲解以及指正,而那剩下的部分便需要她自己去悟。 从实用角度来说,当两人根基相差不大,那么战斗经验与武道境界便至关重要,基本上能够决定两人之间的胜负,就算根基有不小的差距,若是修为尚浅的一方,在经验与境界上有足够的优势,做到横击或者逆伐并不困难。 接下来的道路,纯看个人悟性与才情,他帮不上忙,正好蔺重阳道成,金子陵剑成,凌绝顶也就一并上来了。 至于元八荒…… 凌绝顶对他并不担心,有些时候,悟性高就是能够为所欲为,只要别把自己陷进去即可。 元八荒选择的求锋,非是一条简单的路,同样是知易行难,在确定这条路时,他便知晓了最终的结果。 故而,相较于结果,对他更重要的,是过程。 积累的过程,明悟的过程,抉择的过程,回归平凡的过程。 剑道非一日可成,等评剑会结束之后,凌绝顶准备将这个徒儿丢去江湖,让他学习,如何在红尘之中,守住那份来之不易的平凡。 就这样,三人针对蔺重阳整理出的道路,以及其他人的回信,进行了一个相对具体的讨论,为期一个月,主要目的,还是进行查漏补缺,防止中间出现什么差错,误人子弟。 ………… 而在同一时间,时隔多年,潜藏在暗中的六蚀玄曜,终于又一次聚首,进行一场难得的集会。 至于说,为什么要时隔多年…… 那自然是因为,身为发起人的太玄封羲,需要进行一些前期的准备,比如说先送徒儿去道武王谷避避风头,既然做出了选择,那自然要迅速摆正位置,端正态度。 只不过这个理由嘛,那定然是他六蚀天相深谋远虑,为了大局着想,送心爱的徒儿去卧底,看能不能搞到一些绝密的消息。 毕竟,若是被这些人发现,那他们师徒肯定小命不保。 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 不若先下手为强,送这些曾经的同志上路,也不枉大家这么多年的交情,同志一场。 在与蔺重阳接触之后,太玄封羲的思想与眼界得到了解放,如今回过头来再看这些同志,他怎么看怎么觉得搞笑。 虽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经历过出生,成长,以及修行,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怎么说也是当世一流的高手。 在没有被现实毒打之前,有谁会觉得,自己就比别人差? 当初他太玄封羲不就是这样,各种不慌,觉得自己稳如泰山,结果呢?等慌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太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