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小友莫急,且听老夫慢慢道来。 据上古练气士考察核对,‘皇’字乃火炬发光上腾的样子,犹如一盏古灯照耀四方。 太古的先民崇拜薪火,故它含有高贵之意,代表庄严与伟大。 道门的初代天师认为,皇者,大也。 日出土则光大,日为君象, 所以只有至高无上者,才有资格称皇。” 易老先生空洞的眸中浮现极淡神采,似是起了谈兴,继续道: “言归正传,相信纪小友你对元天纲不会感到陌生。 即便不知其人,也应该听过他的名字。” 纪渊眸光一闪,点头道: “略有听闻过大名,此人乃一千八百年前的盛朝大宗师。 讲武堂选拔合适人才的称骨之法,就是自他而来。” 易老先生抚过长须,平静道: “元天纲学究天人,阴阳五行、风水命理无一不通、无一不精,乃是极为难得的盖世奇才。 同样还是遍数三千年大潮,最接近神通之境的绝顶强者。 甚至有不少人觉得,元天纲最后隐居苍云山,再也没有任何消息。 其实是破空飞升,成仙成神,而非寿终正寝,解脱形骸。” 五境之上,便为神通。 景朝圣人闭关多年,为的就是冲击第六重天地玄关。 登临神通,摘得道果,跻身于仙佛之位。 纪渊眼帘低垂,似有微光流转。 他第一次从外人口中,听到“命数”、“命格”、“命盘”,便与元天纲有很大关系。 这位盛朝国师在民间传说之中,好似陆地神仙。 什么撒豆成兵、梦中斩龙、呼风唤雨,诸般手段无所不会。 当然,最玄乎、也是最难以置信的, 是他曾经推算盛朝国运,演化六十道卦。 以大宗师之身,窥测未来天机。 最后自身遭受极大反噬,一夜之间衰朽白头。 没多久便辞去国师之位,归隐于山林。 至于元天纲究竟看到过什么? 那就只有当时的盛皇才能知晓。 “元天纲这人自小不凡,目生重瞳,身具灵根。 与监正大人一样,法武双修,观气的本事世间少有。 他后半生潜心钻研命理,编撰三部命书。 用‘侯’、‘王’、‘皇’、‘帝’四种至尊至贵的称号,以划分气运之厚重。 侯者为青,王者为紫,皇者为金,帝者为赤。 封侯可称王,称王可成皇,成皇可证帝。 后世之人,尤其练气士,对此深信不疑,将其奉为至理。” 易老先生逐字逐句缓缓言道。 青?紫?金?赤? 纪渊面皮微动,不由深吸一口气,眼中似有惊喜之意。 他如今身怀十五条命数,一紫十青四白,正是封侯之相的浓烈气运。 “依照元天纲的说法,青为侯,紫为王,金为皇,赤为帝。 太子白含章便是封王之相,极为逼近封皇的金色气数,大约只差了一步。 如果圣人出关,愿意让位于储君,气运暴涨之下,那四十六道命数,半数转化为璀璨金色,成皇应该没有问题。” 纪渊思忖之间,坐在上首的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