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坏事,有鞭策才会有动力。 有动力,才会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 我很希望港台乐坛拥有更多更好的作品。 至于你说的我对香港乐坛有不满。 这点我不承认,我不知道你从哪里看出我对香港乐坛不满了。 在这里,我可以很切实的告诉大家,我也是听着港台音乐长大的,香港的很多粤语歌在宝岛都很传唱。 我就算有不满,也只是不满某些事情,对于整个香港乐坛,我可以很明确的说,我对它没有意见。” 陈启明之所以打断尔冬升,并不是想出风头。 而是不论尔冬升怎么说。 既然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那么,这个屎盆子百分百都是会扣在陈启明身上的。 哪怕所有今天在场的人都知道其实隐喻香港乐坛那些陋习的人是尔冬升。 但没办法,谁让陈启明这个招牌更容易吸引关注,有关他的报纸新闻更容易卖出去。 所以,与其让尔冬升出来多此一举,陈启明还不如自己来解释。 而且,有一说一,《新不了情》里面提到的那些问题基本都是现在的港台乐坛陋习。 点出来又怎样,大不了就是被某些嫉妒他的家伙阴阳怪气一番罢了。 而且说实话。 如果是刚出道时,陈启明可能还会很重视香港这边的唱片市场。 但现在…… 本来这几年国语唱片市场就不断在增长。 到了今年,这个市场更是豪无争议的成为了华语乐坛第一市场。 看看八几年。 当时的香港歌星们发唱片,基本都只发粤语唱片。 而现在呢! 不论大牌歌星还是一二线歌星,都开始发行国语唱片。 甚至,有些歌星甚至还直接跑到了宝岛去发展。 这是为何? 还不是因为国语唱片更赚钱。 粤语唱片,你发行一张,最高销量最多也就五六十万张。 而这个数据在现在的国语唱片市场上其实也就普普通通而已。 从去年开始,百万销量的国语唱片便越来越多。 到了今年,更是出现了《心太软》、《吻别》、《花心》这三张销量超过五百万的专辑。 这种情况下,谁还忍得住继续窝在粤语市场这片小土地上? 既然香港歌星要发行国语唱片。 那么,他们最不会做的事情就是抵制陈启明。 如果他们敢在香港抵制陈启明。 陈启明背后的公司就会选择在宝岛抵制他们的国语唱片。 这种只因为一个新闻,就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香港大部分有脑子的歌星,是绝对不会去做的。 歌星不会抵制陈启明,那剩下的无非也就是一些乐评人、音乐改编大师了。 而这些人。 讲真,不论他们怎么抵制自己,陈启明都不会怕他们。 因为他就不会求他们给自己写歌。 因此,在面对记者的这个问题后,陈启明豪不避讳的就承认了电影在隐晦香港乐坛的阴暗角落。 当然,混娱乐圈。 有些话肯定不能说的太狠,得给人留点面子。 所以,陈启明在表示自己不满有些东西的同时,也表达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