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对此周振强有些恼怒的咬着牙,拳头攥了又攥,最后丧气的挥了挥手, “张校长给我们脸,才让我们教导队打前锋。可大家不要这个脸面,打阻击……打阻击……特么赶快去找宪兵团接手防务。如果连阻击都打不好,我们教导队的脸就特么彻底丢完了。” 越说越是带着气,口吻中的怨念化作千柄利刃,一个柄柄扎进每个教导队的军官心中。 这时没人敢再多说,甚至他们肯定如果张四行在高音喇叭上,再给底下打算跟着一起逃难的百姓们说些什么,那么恐怕教导总队的名声更加不堪。 倘若将来传到委员长耳朵里,即便不大在乎国内百姓们的反应,难道也不在乎外国人的反应吗? 不久之后周振强在中华城内西边,已经准备好打巷战的民居处见到了,即将离开的宪兵团的罗友胜。这位年轻的团长伸手握住周振强的手, “周旅长,从这里往前三百米是咱们的地雷阵,如果想在前面的建筑中布置人防守,那就告诉你手下,走墙不走路,过洞别走门。那这条防线就交给你们了,咱们……咱们城外见。” 说罢不再与已经交接完防线的周振强多说,自己带着十八营的手下朝城外赶去。 涉及上万人部队的调动,如果不是多亏以宪兵特务团为基础扩编的,一千五百人的手枪团的协调是不可想象的, “所有人不要乱,全部靠右行,不服从命令的人就地枪毙!” 此刻这一千五百人组成十个一百五十人的连队,每个连队都由张四行的十名精锐手下率领。算是张四行手中掌握的,最核心的力量。 原本宪兵团的特务营就比较精锐,张四行又在散兵中,寻找老兵出身的又年轻力壮的补充进去,硬生生达到一千五百人的,全部用盒子炮装备起来的轻装快速步兵。 十二点三十分坦克连剩下的五辆坦克,与补充的几辆装甲车一起开到队列的最前面。 准备发动冲击的坦克前面,是张四行和一千五百人的短枪营,然后是夹杂着坦克的宪兵团。在这种情况下,张四行跳上一辆装甲车。 “前面就是日本人的第十八师团,我们要想冲突鬼子的包围圈,只有硬生生从前面的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所有士兵看清楚这面大旗,我张四行就在这面旗下。” 这时天空中三角翼无声掠过,他们将对日本人的战线进行最后的轰炸。 “突击队全体都有,跟老子上……” 一句话即出,所有人都被张四行气势所感染。 在战场上,说一千道一万,没有一句比“跟老子上”更鼓舞士气的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