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陈霄一来,便下了这个命令。 “让各镇将劳力数量统计上来,不能就这么让他们白领粮食了,如今堤坝是最重要的,之前之所以没有挡住洪水,便是堤坝出了事情。” 陈霄之前有好生研究过易县的地图,易县此地有山有水,若是修建堤坝,将水源排到两侧的湖泊里,百姓便不会受此灾害。 “这,如今银子短缺,修建堤坝所需的银两怕是?”白师爷也想过建堤坝,但是没钱怎么行啊! 如今最重要的便是将易县和隔壁的地方阻断起来,不然下次还得遭殃。 “我刚刚在街上看过了,去领赈灾粮食的有不少青年壮力,让他们都去,若是不干活,便没饭吃。” “这。”白师爷有些担心。 陈霄继续道:“我知道你的担心,妇孺老幼自是免费领粮的。” “大人此举是好,只是这看管方面,本地民风彪悍。” “看管方面就让各村的村长派人看着,管好自己村子的人,后面衙门派人去检查。” 白师爷想了想,“大人此举颇好。” “大人舟车劳顿,还是去后院休息一番吧!” 陈霄摆摆手,“不了,我同你一同去外面看看。” 陈霄也想睡觉啊,但是一想到外面那情形,自己哪里睡得着。 外面的衙役已经按照陈霄的命令开始干活,陈霄从吏部带来的四名官差也被章铁收编,跟着他们去各镇干活。 陈霄在街上走了一圈,发现不少大户人家正在赈灾。 “易县还有这么多富户吗?” 白师爷道:“这里的人宗族意识颇深,无论如何是不会离开家乡的,故此,留下的富户人家不少。” 有的人家赈灾是心地善良,有的则是为了名声,陈霄想了想,随即道:“你晚上派人去家敲门,从明天开始不得私自赈灾。” 陈霄继续道:“若是真的为了善事,就让他们将粮食衣服全部送到县衙,由县衙统一发放。” 白师爷自是知道外面那些富户的心思,随即道:“大人,若是如此,只怕有些人不愿意啊!” 商户人家此举无不就是为了名声。 “你说你们这里有许多宗族?” 白师爷点头,“是,下官便是白家的人。” 陈霄道:"你同他们说,无论捐了多少东西,官府都会记录在册,晚些时候找个工匠,在县衙外竖块碑,将各家捐了多少都刻在上面,捐的越多,名字排的也越高。" 白师爷想明白了此事,不由赞道:“大人此举妙哉,既给了真心想做善事的人家机会,又给了那些沽名钓誉之家一个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