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工代赈 既然杨士元如此表了态,周欢便也安慰了一句:“丞相无需过分自责,官场腐败的现象,已经由来已久,并非是丞相一人之责!这件事,暂且按下不表,先说说应该如何赈灾吧!” “是!” 杨士元应了一声,说道:“老臣认为,赈灾之事不难,主要的做法,就是朝廷筹集物资,然后运输到地方,发放给受灾的百姓。” “然而,朝廷筹集到的这些救灾物资,运输到地方之后,如何才能足额发放到受灾的老百姓手上,却是一个大难题!” “正如皇上方才所说,有些官员简直是腐败透顶、可恶至极!” “朝廷筹集的物资,经过层层发放、层层克扣,最终发放到老百姓手上的时候,可能已经十不存一二!” “因此,老臣认为,赈灾之事应该和反腐同步进行!” “具体的做法,便是一方面由户部负责筹集赈灾物资,发放到受灾的州郡,一方面由御史台派出监察御史,随同前往,监督好每一个发放的环节,确保这些物资能够足额发放到受灾百姓的手中!” “如此一来,便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物资的发放!” 听了杨士元的这个方案,周欢不置可否,而是询问道:“方中丞、葛尚书,你们以为如何?” 在此之前,杨士元已经就这个赈灾方案,跟御史中丞方孟樵、户部尚书葛符山商议过,也征得了他们的同意。 因此,方孟樵说道:“臣下认为,丞相的这个赈灾方案可行!御史台必秉公行事,全程做好监督!” 葛符山也跟着说道:“户部必竭尽全力,筹集赈灾物资!” 周欢点了点头,说道:“丞相的这个方案确实有一定的操作性,方中丞、葛尚书也都是公忠体国之臣。” “如果朕这一次没有外出巡视的话,肯定会认同丞相的这个赈灾方案!” “但是现在嘛,朕觉得,光是给那些受灾的百姓发放赈灾物资,还远远不够!” “今年的这几场大水,导致那些受灾的地方,河水泛滥,河堤冲毁,有的村子整个被淹没,老百姓居无定所,无家可归,很多人只能背井离乡,成为了流民!” “这些流民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时间久了,必然会成为国家的一项不稳定因素!” “因此,朝廷的赈灾,不能只发给那些老百姓物资,还要给他们重修河堤,重建家园!” “至于如何给他们重修河堤,重建家园,朕也想到了一个法子,那就是: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杨士元微微皱眉,问道,“请问皇上,何为‘以工代赈’?” 周欢解释道:“所谓以工代赈,简单来说,就是让那些受灾的百姓去修建河堤、重建家园,朝廷则拿出来银子和物资,给他们发放工钱。” “如以一来,那些被水灾毁掉的堤坝、村庄等基础设施便能得到重建,而受灾的百姓也能够凭着自己的努力度过灾情,老百姓有工可开,有饭可吃,便不会再背井离乡。流民的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诸位以为如何?” 其实,在如今这个时空中,虽然还从未出现过“以工代赈”的政策,但是,在周欢曾经所在的那个时空中,“代工代赈”的政策却已经多次被执政者推行,并且也已经得到了事实的验证,这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应对灾情的最好政策! 比如,北宋时期的名臣欧阳修、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