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京兆尹适时说道:“昨日去庆州打探消息的人回来,带回了通缉令和庆州刺史的书信。净慧果然是假的,他实际上是打家劫舍的土匪岑虎,他床下那块官银就是证据。庆州刺史在信中说,岑虎此人杀人如麻,逞凶斗恶,在庆州当土匪期间便经常劫掠妇人。六年前他们竟胆大包天抢劫贡银,激怒官府,庆州刺史派兵围山剿匪,岑虎等人兵败逃窜,庆州刺史通缉许久都没有找到他,没想到他竟假冒和尚,在长安招摇过市。这样看,岑虎手上的命案远不止长安这几个少女,真正的净慧和尚说不定也遭了他的毒手。” 原来昨日明华章派去打探消息的人就回来了,只不过京兆尹官高一级,提前一步截获,等打点好一切后才向众人公布结果。这样一来,找出岑虎的功劳自然也归京兆尹了。 大殿中众人悄悄望向明华章,明华章凛然正坐,身姿如竹,认真盯着通缉画像,似乎并不在意功劳被抢。 京兆府众人暗暗叹少尹好涵养,当面抢功他都掌得住。其实这是京兆府众人误会明华章了,明华章没反应,并非气量好,而是在想其他的事情。 去庆州问话的人是明华章派的,庆州的书信也是直接交给京兆尹,中间没有第三方插手,假净慧的身份坐实,似乎没什么怀疑余地。可是,明华章总觉得不对劲。 为何他总觉得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在窥视他们,京兆府查出岑虎身份,真的是他们自己查出来的吗? 京兆尹念完庆州刺史的信,春风得意,神气非凡,说:“有庆州刺史佐证,此案已真相大白。六年前岑虎因抢劫官银被通缉,他在路上遇到了净慧师父,不知用何手段杀了净慧,顶替净慧的身份,五年前窝藏到长安南郊普渡寺,当时普渡寺还叫青山寺。他来到长安的时间和第一起命案发生的时间相符,之后发生的命案,全都和他有关。 “本官猜测,定是他被官府剿灭,对官府心生怨恨,所以故意残杀官员之女。四年前,黄祭酒之女黄采薇常来普渡寺上香,他借助身份便利,将黄娘子引到僻静处后杀害,并用残忍手段抛尸挖骨。今年十月初十,平康坊女子楚君去普渡寺听法会,结束后他将楚君引走杀害,抛尸在不远处的官道上。 “最铁的证据当属程娘子之死,十月二十二普渡寺去清禅寺讲经,所有人都待在一起,唯独他不在。肯定是他想偷佛宝,故意留下看门,等得手后进城杀了程思月,并抛尸在城门附近。但今年不同以往,京兆府的调查十分紧密,他害怕暴露,便重操旧业,在 十一月十九日偷窃佛宝逃跑。普渡寺的和尚说是十九日申时发现假净慧不见的, 按照脚程, 他走到关隘一带大概是酉时,那时正值太阳落山,光线昏暗,他着急逃跑,不慎踩滑落崖,当场摔了个粉身碎骨。这一点有仵作证明,仵作在假净慧,也就是岑虎身上发现了身份文牒、钱财和被摔碎的骨笛,和普渡寺的说法相符。人证物证俱在,可以定案了。” 众人听着频频点头,所有解释合情合理,因果和时间线都对得上。不得不说京兆尹是有些官运在身上的,四年前没抓到凶手,京兆府多少官员因此被问罪,这些年来走马观花一般换了那么多人,等京兆尹刚升任主管,案子便破了,而且凶手是六年前庆州刺史没抓到的逃犯。有这样的政绩在手,日后何愁不能高升? 京兆府众衙役又是感叹又是羡慕,纷纷恭维京兆尹明察秋毫,断案如神。京兆尹拈着胡须,得意微笑,在满堂喝彩中,唯独一人不言不语,格格不入。 明华章仔细看完庆州刺史的信件,突兀地打断殿内的喝彩声:“既然十月二十二那日岑虎想偷佛宝,为什么又会离开普渡寺,进城杀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