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神医章德承的调养之后,张诚的身体状况已是恢复了一些,他的形象较之从前也变得精神了许多。 却说,这队人马进入难民营之后,很快就搭建了一处木台,然后就敲锣打鼓的把附近灾民全部吸引了过来。 不过,灾民们聚拢在木台附近之际,大部分人都是表情麻木。 类似的情况,他们已经见过无数次了,大都是官府派人来这里鼓励他们返回家乡的。 在官府的屡次鼓动之下,也确实是有许多灾民忍不住故土难离的心思,最终离开了这处难民营、被官府遣返原籍,但大多数灾民依然是无动于衷。 这些灾民全部是来在于那些旱情极为严重的灾民,即使是他们愿意返回家乡,回到家乡之后也无力养活自己,而且依照地方官府的一贯尿性,当他们逃荒离开家乡之后,他们的田产房屋就已经被人霸占夺走了,所以他们回到原籍也只是死路一条。 相较而言,难民营的环境虽然是恶劣了一些,但每天都有官府开办的粥棚,能够领到一碗稀粥,至少还有活下去的希望。 见到灾民们纷纷挤到自己面前之后,张诚环目看去,遍目所及皆是一些面目肮脏、表情麻木、身材枯瘦的逃荒灾民,张诚有一瞬间甚至是觉得自己被一群行尸走肉给包围了,不由是眉头一皱。 然后,张诚拿起了赵俊臣所发明的那个扩音器,大声呼喊道:“各位乡亲们,我是赵俊臣赵大人的麾下亲兵首领,今天代表着赵大人来这里探望你们了!” 听到张诚提及了赵俊臣的名字之后,灾民们顿时是产生了一阵骚动,麻木的表情也多了一些情绪! 有激动,有感激,也有希望! “是那位全歼了蒙古联军的钦差赵大人?” “赵青天?救了咱们的那位赵青天!” “是赵圣人!赵圣人派人来探望咱们了!” “我就知道,赵大人是一位爱惜百姓的好官,他一定不会把咱们丢在这里等死的!” 见到灾民们的激烈反应与议论纷纷,张诚的表情间闪过了一丝得意。 张诚已经是赵俊臣的门人了,而且是那种只效力于赵俊臣的心腹,如今见到赵俊臣的威望如此之高,他只觉得与有荣焉。 实际上,为了今天的事情,赵俊臣很早就埋下了暗子、做出了铺垫,自从渭水战事结束之后,赵俊臣就派人潜伏到了难民营之中,向灾民们不断传播赵俊臣的诸般功绩,甚至就连西北督抚们的绥靖乞和计划也透漏了出来。 最终,在这些潜伏人员反复的推波助澜、歌功颂德之下,灾民们皆是明白了赵俊臣多次拯救他们的事实,于是赵俊臣在灾民们的心中形象,已是接近圣人了。 事实上,古代百姓们并没有任何的消息渠道,他们只能相信自己亲眼见到、亲耳听到的事情,尤其是在难民营这种极端环境之下,赵俊臣想要为自己营造声势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了。 等到百姓们的激动与议论终于是告一段落之后,张诚再次高声喊道:“百姓们!你们想得没错,赵大人他从来都没有忘记你们!赵大人他得知了你们好几万人就这么拥挤在难民营里之后,就一直在牵挂着你们的平日衣食、担忧着你们的未来生活!” 顿了顿后,见到灾民们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