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我。” 没多久,方炎和陈晓波过来了,手里也提了一点东西,张林接过来:“来就来,还提什么东西。” 哥俩说:“这是一些听诊器、叩诊锤、卷尺,还有二十支笔,都是高档货,送给你们。” 张林赶快给大家倒茶。 肥仔也来了,带着一个胖乎乎的年轻医生,两个人一人抗个纸箱。 到了办公室,都把箱子放下。 “这位是?” 小五问道,立刻帮忙卸箱子,以前没见过这个年轻医生。 “白主任的研究生,理论课刚上完,现在要下临床,这个月才从南都医大过来,这都是师兄。”肥仔介绍说。 小伙子腆腼地叫师兄。 “一箱干粮零食,一箱洛川苹果,给你们值班时应急,我帮搬到值班室?”肥仔指着箱子。 “放这,我们等下搬就行。”小五拉他们坐。 “以后兄弟们多来坐坐,别客气!我们还是骨科大家庭。”杨平过来跟大家聊天。 “老丁那边,他们晚点来,我刚下手术时,他们还在台上,让我带个话。”肥仔说话时眼睛眯成一条线。 “杨哥现在算是带组了吧,你们有什么讲课学习,别忘记我们。”方炎端起茶。 “大家互相学习。”杨平跟方炎说。 田主任陪金博士溜了一圈,回到办公室。 “小方!”田主任打招呼,方炎陈晓波以前跟他一组的,现在归谭博云一组。 “田老板,现在抛弃我们了。”方炎开玩笑。 田主任拍他肩膀:“这边刚开,没什么病人,等病人多了,再过来帮忙。” 方炎高兴地说:“随时接受召唤。” 金博士环顾四周,深有感受:“韩主任高瞻远瞩,雷霆手段,等骨科研究所启用,亚洲骨科高峰论坛学术会召开,我们骨科就开始崛起了,据说骨科研究所有很多真家伙,有一台德国的3D打印机?” “没错,要不,我现在带你去看看,软件都安装调试好了。”田主任说。 金博士说:“不了,以后挂牌的时候再看,下午还有手术,先走了。” 田主任送走金博士,其他几个喝一会茶,也走了。 杨平让小五把片子又挂上,开始反复研究新收病人的磁共振片子,在外侧腘肌腱裂孔发现了类似滑膜的信号,这个地方即使有,滑膜信号也是少许,但这个病人却有成条的滑膜信号。 利用解剖训练构建的图像在脑海中模拟膝关节的运动,关节腔内是负压,活动时,这一块多余的滑膜从腘肌腱裂孔吸出来,移位到外侧胫股关节间隙,形成卡压。做关节镜手术时,要开两个小孔,关节与外界相通,负压消失,又存在扩张关节的水压,加上腘肌腱裂孔的虹吸作用,导致滑膜进入腘肌腱裂孔,自然关节镜手术难以发现,也无法处理。这根本不是经典的膝关节卡压原因,书上也没有对这种情况做描叙。 “我们再看看病人去!” 杨平带大家又到病房,再仔细查体,确认卡压部位在外侧,腘肌腱附近。 病史、查体和影像都支持,诊断应该明确了,少见的右膝关节滑膜卡压,而且是躲藏在腘肌腱裂孔的滑膜,难怪两次手术无效。 “阿姨,现在我们弄清楚你的病情了,你这个诊断比较明确,外侧腘肌腱裂孔,有一块滑膜藏在里面,这块滑膜很狡猾,你走路它就跑出来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