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女生耽美>司空娘子以理服人> 印刷坊开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印刷坊开工(2 / 5)

“四位石匠都给加半贯钱的辛苦费,请他们尽量赶工,但务必谨慎不要出差错。各组分工都要记录好,岗位要求和效率都写进报告里,到时候和成品一起给我。”

姬昭明又拿出一张纸。上面是一个简单的商标,“明”字做了变形,十分简洁又有特点。商标下面写着“爱民印刷”。这是姬昭明给印刷坊准备的名字和商标,取自己前世今生的名字。

“这个图案和字,请石师帮忙刻两枚章,以后印刷坊出的所有合格品都盖印。还要标注出货时间。”

“这是我写的数字,从零至九,下面已经和算筹对应好了,再下面那一排是大写。零就是占位用的,上侧为高位,‘个十百千’对应位置若是没有数值就画个圈占位。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数角,图案中有几个角就代表数字几。以后我名下产业记账都改用这个写法,个位靠下对齐、每四位空一格,和大写写法一起并排对照着记。”

姬昭明犹豫了几天,到底决定把阿拉伯数字搞出来,算筹虽然也能用,但笔画相对太多,看账本的时候密密麻麻一片横线竖线,看得她眼花。干脆趁着这个机会把阿拉伯数字搞出来,大写写法也搞出来,方便查账。

阿拉伯数字其实是印度人发明的,这会儿他们还没被阿拉伯打过去呢,姬昭明完全不怕穿帮。本来数字的形状就是几次变形才成了后来的样子,这会儿她写的就算给印度人看他们也不认识。

秋婆婆没想到小姐这就开始创造新计法了。该高兴小姐终于知道看账本的重要性了么?但算筹明明就很好用啊。

姬昭明还在安排:“之前让他们上课学认笔画都学会了吧?看字拆部首能做了么?不行就去找刘掌柜,看看能不能介绍几个抄书的人,好来捡字排版,至少要四人,两两一班互相印证检查。酬劳先计件算吧。”

“放字模的柜子催小六快些做。先按偏旁分区、笔画排序,以后常用字多做些,放在字盘里好取,其余的都收在架子上。架子要排号,架中的大格子用经纬排序,格子中再多分些小抽屉,抽屉上写好对应的字和序号。字模侧面按‘柜子分区—经纬—序号’的顺序刻好定位,从哪儿拿的放回哪儿去。”

说了这么大一通,姬昭明嘴巴都要干了。喝口水缓缓,秋婆婆正在奋笔疾书,小姐的想法太多了,不写下来她记不住。

等秋婆婆停笔,姬昭明又开始说装订的事情。

藜朝现在使用的装订方式,主流还是用卷轴,还保留着以前竹简一样的方式,把纸张裱成长长一条然后卷起。若是内容很多,想要查找某一处,就要翻好久,找到后卷起也很麻烦。

所以现在也流行一种叫做“旋风装”的方式。是有一长卷做底,纸张依次错开一两寸距离粘在底面上。合起来还是一卷,展开时就可以分区查看。把它散开竖立起来,像是一个旋风卷,所以叫做旋风装。

虽然“书卷”看起来很有古韵,但想想以后印刷坊的产量,为了库房拿取搬运方便,姬昭明还是决定改革一下。跳过折子、蝴蝶页,快进到线装书。先用古法线装吧,现在的纸张太厚了,还不知道去哪里找热熔胶,线装胶背就先别想了。

“印好了换个新的装订法子。纸还是如旋风装书页一般大小,右侧留两寸宽的空白,直接对齐成一摞,空白这里竖着打几个孔,用线锁边订装。记得让铁牛和小六做个工具,你们自己扎孔容易伤到手。至于线怎么绑好看……你们多试试,要简单、结实。”

“对了,让石匠他们再刻些数字,小一些能看清就行,咱家印的书下面都要加页码。印之前仔细多检查几遍。”

秋婆婆下笔如飞得记着。

姬昭明看着面前的几张纸,想了一会儿,觉得没什么疏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