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女生耽美>莫负年华莫负卿> 宫中密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宫中密辛(3 / 4)

哭着求饶:“皇上,一切皆是臣妾之过,是臣妾主动的……求您饶过他吧,皇上,真的只是臣妾一人之过……”

小孟瑾年听出了那是贵妃娘娘的声音,心道也不知道她所犯何错,竟惹得阿舅如此生气,这下要挨板子了吧?眼下他还是别出去为好,免得遭殃。

“……皇上,臣妾自入宫来从未与他有过任何瓜葛,阿辞的的确确是您的血脉啊!”

“你口口声声说着没有任何瓜葛,字字句句却在为他求情,你将朕置于何地?”

许久,贵妃低声道:“既如此,臣妾也只好以死谢罪了。”

小孟瑾年听见阿舅冷哼一声,道:“事实真相未查明之前,你想死绝无可能!”

而后,贵妃被几名侍卫带走了,圣上又独自坐了片刻才离开御书房。

小孟瑾年这才爬出书桌又一路躲躲藏藏溜回了寝殿。

“彼时我并未将那事放在心上“可第二日……”孟瑾年长叹一声,“我亲眼目睹几名侍卫抬着秦素的尸体从熹微宫出来,当时宴殊辞就站在我身旁。”

“有一回,我想偷偷溜去冷宫看他,却被看守冷宫的侍卫发现了,圣上并未训斥我,却打了照顾我的嬷嬷五十大板。”

叶颜心道原来如此,看来孟瑾年自小便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并非不想去看望表哥,而是不想连累旁人替他受罚。

“彼时我年纪还小,时间一长,渐渐的也就不怎么惦记了。直到宴殊辞十五岁那年,他生了一场大病,命悬一线之际,照料他的嬷嬷冒死跑去圣前为他求医,圣上这才将宴殊辞放了出来。”

可叶颜有一事不明:“照你这么说,秦素是因行刺圣上被当场处决,那六皇子为何认定此事疑点重重呢?”

孟瑾年解释到:“彼时殿内只有圣上与秦素二人,到底发生何事旁人无从知晓。有些居心叵测之人便以此做文章,暗中散布谣言,说圣上是眼见秦家势力日益壮大,心生忌惮,于是给秦素安了个莫须有的罪名,借机铲除秦家。又说圣上此前假意要立六皇子为储君,其实是想混淆视听,为铲除秦家铺路。”

别说,这谣言还真的挺像那么回事——一位日日抄经礼佛与世无争、深受隆宠、儿子眼见要被册立为太子的贵妃,怎么可能干出自断锦绣前程的事,想必另有隐情。

不过事关皇室颜面,圣上不愿将真相公布于众倒也情有可原。

孟瑾年又道:“在那之后圣上便下了封口令,不准任何人再提起秦素以及秦家。”

那么问题来了,六皇子为何会查到宣王头上呢?

叶颜提出假设:“秦素当年口中那个‘他’有没有可能是宣王?”

孟瑾年面露疑惑:“你为何认为那人是宣王?”

“因为六皇子在查宣王呀!倘若宣王是因秦素之死对圣上怀恨在心,那么宣王谋反的动机不就成立了吗?”

这简直是着急瞌睡立即有人送来枕头,她正想查宣王,天上就掉下个六皇子,还有比这更凑巧的事吗?

然而也正因为太凑巧,反而让叶颜隐隐有种不安。

六皇子一直在暗中调查此事,为何偏在此时查到宣王头上?他又是自何处得来的线索?

顾家谋反案、秦素行刺案、宁家灭门案、还有当年的围场刺杀事件,顾长卿、秦素、宁家人、六皇子、圣上,这些事这些人之间究竟有何关联呢?

孟瑾年也提出疑问:“倘若宣王当真与秦素有染,宣王为何能安然无恙?”

“所以我怀疑秦素真正的死因并非行刺失败被处决,而是自戕谢罪。你想啊,如若换作他人,哪怕秦素以命相保也未必保得住,但若这人是宣王,圣上也会顾及手足之情不是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