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又有得忙了。 当天陆杳杳再次找来侯四,让他安排人详细的整理出了一份京城勋贵以及官员的名单。 而在她忙活的这段时间里,南地那边连翻大战,最终在炸弹的帮助下,南疆大军不得不含恨退兵。 实在没办法继续耗下去,一来是死伤太过于惨重,二来是钱粮消耗太大,南疆拖不起了。 随着南疆退军,也宣告了他们这一次的谋划彻底落空。 原本自信满满的南疆,经此一战让他们前面对北楚的掠夺成了无用功。 大敌退去,东洲这边十分欢腾,晋王作为这一战的主帅,那功劳可是大得去了。 消息传回京城,全城百姓也是高兴非常。 弘文帝同样高兴,当即下令让晋王班师回朝,他要亲自犒赏三军。 有人欢喜有人愁,晋王这一次的名声和威望大大提升,可是让某些人坐不住了。 ...... “让西戎那边动起来,北地的兵权必须拿到手,只有这样咱们才能有机会。” 随着镇国公一声令下。 沉寂了挺长一段时间的北地再次热闹了起来。 同时朝堂上也热闹了起来。 晋王等人的大军还没回来,一则消息便飞速的传到了朝堂之上。 西戎叛军在西戎王庭以及东洲援军的打压下,节节败退,目前已经同北地的守军交锋上了。 北地的守军将领上书请求支援。 接到这个消息,让原本欢乐的弘文帝一下子就不高兴了。 区区残兵游勇居然敢对他东洲出手,简直是找死。 当下就调集了五万大军出发驰援北地,但是谁做这次主帅的事,却有些犯愁。 从当初镇国公落败之后,北地的兵权就归于了晋王,按道理说,晋王才是北地的主帅,但是现如今晋王还在南地没有回京。 所以,有朝臣提议重新指派一个将军过去。 而且这些朝臣在上书的时候,还意有所指的点出了前段时间的那些谣言。 提醒弘文帝,不可将北地和南地的兵权都压在一人身上,否则一旦这人图谋不轨,他们会非常被动。 看着这些上书的奏折,弘文帝看向王德问道;“你觉得朕该如何?” 当他问出这句话的时候,王德心里就已经有了答案。 不过他却没有直说,而是躬身道;“晋王这次在南地可是受了不少苦累,再过不久又要准备婚事,应当好好休息一二。” “你说得对,北地那些散兵游勇倒也确实让不上他去。” “不过他才立下大功,这样做,只怕会惹来他多想。” “这样,你亲自跑一趟承源山庄,同杳杳好好说说这件事。” 说着,他还示意了一下手里的奏折,言下之意就是让他将这些奏折的内容也都跟陆杳杳好好说说。 王德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当下躬身应下。 等到王德退下,弘文帝再次翻开手里的奏折,这里面可不光有建议让他防备晋王,更还有这次北地主帅的人选。 除开一些在军中有威望的武将之外,还有四个人让弘文帝特别关注。 第一位则是宁王,第二位就是二皇子,奏折上做,二皇子已经十六,该为东洲做事了。 对于这两位上名单,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