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的痰盂中,这才浅饮一小口,赞叹一句:“这茶的味道不错。” “长宁侯,老夫知道你的学识甚为渊博,算术之学和农桑稼穑方面的学问天下无双,只不过,对于先圣文章、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学问,却远不及老夫,你真要与老夫一决高下?” 董仲舒神情肃穆至极,目光炯炯的盯着杨川,看上去还真有几分天下第一大读书人的架势,让追随他的那些读书人忍不住暗暗叫好。 可在杨川眼里,老贼不经意的眨了眨眼,二人便有了默契。 “背的书多,就不一定学问好,学问好,就不一定人品好,”杨川不置可否的轻笑一声,悠然道:“董公,你是咱大汉最大的读书人,装了半肚子的圣人文章,这一点,本侯还是颇为佩服的,只不过,这读书之事,可不是你背诵文章多就学习好,食古不化,生吞活剥,东拉西扯,生搬硬套,这才是你们这些读书人的通病呢。” 杨川一边喝着茶水一边轻描淡写的将天下读书人轻薄一番,让他那原本极为俊俏的脸庞,尤其显得面目可憎,自然招来一片‘嗡嗡嗡’,却是董仲舒门下弟子与李姓族老、读书人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董仲舒目光闪动,淡淡道:“长宁侯,既然如此,咱二人就辩上一辩。” 杨川点头:“好。” 接下来,二人便约定了‘辩论会’的时间。 至于地点,自然便是杨川家门前的那片空地,半山腰修出一个平台,搭了两溜帐篷,摆上桌椅板凳,各种美食、美酒、茶水,流水般的送上来。 可能因为出身厨子的缘故,所以,两世为人的杨川,最为喜爱的一件事情便是吃席。 他喜欢这种热热闹闹的气氛,闻着食物的香气,看着众人各不相同的吃相,居中而坐的杨川竟会生出一丝十分奇怪的想法:这天底下的皇帝,可不就跟自己一样,高高在上,以天下江山为餐桌,以百姓供养为恩赏,让天底下的这当官的大吃大喝? 而且,光是大吃大喝还不够。 这人的一颗心啊,其实就是天底下最大的深渊,就一无底洞,无论是当皇帝的还是当官的,若只是这般吃吃喝喝、拉拉扯扯,天下还乱不了。 毕竟,以眼下的汉帝国来说,约莫是一千五百名百姓人,供养一名大汉官吏,就算每一名百姓人从口粮里节省下一口两口,那当官的也能吃成一头大肥猪。 哪里如后世有些王朝,七八名百姓人供养一名朝廷官吏…… …… 前线吃紧,后方紧吃。 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杨川与董仲舒的‘辩论赛’迟迟不见动静,倒是源源不断赶来的读书人却越来越多,原本搭建的帐篷不够用了,便干脆搬进尚未完工的‘临洮新城’。 平日间,这些读书人吃吃喝喝的,满脑子都是圣贤文章,就想着要在辩论赛上一鸣惊人,就算不能赢了长宁侯杨川,可是,能在天下读书人面前一展风采,那也是极好的一件事情。 当然,绝大多数读书人的心思,说到底还是想在杨川这位大汉新贵面前刷一波存在感。 这一点,杨川心知肚明。 同样的,董仲舒其实也很清楚。 没办法,汉帝国在杨川、董仲舒、南宫公主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设立了所谓的‘太学院’,似乎有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里面的年轻学子倒也不少。 可这几人心里头清楚得很,所谓的太学院,在各地权贵、名门望族的暗箱操作下,真正的寒门学子百中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