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大明世祖> 第五十八章 戚秦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八章 戚秦氏(2 / 4)

/br>
但没办法,内务府给的太多了。

大儿子戚长风尤其紧张,他左右踱步,额头上满是细汗,嘴唇不住地动着,不知道在念叨什么。

小儿子秦万里也不例外,但却镇定许多,喝了四杯茶,来回上厕所。

“好了,急什么!”

秦学敏咳嗽一声,面色不虞道。

“爹,这要是成了,咱家可是成了皇商了。”

秦长风一屁股坐下,嘴唇都在颤抖:“哪怕是最底层的皇商,包下个铁矿,煤矿,一年也能赚个几万块,那些下巴朝天的官老爷们,谁敢再放肆?”

“咱们秦家,世代连绵啊!”

小儿子秦万里也是端着把椅子移过来:“是啊,关键是还授官呢!”

“内务府大臣是正四品,皇商三六九等,最低的都是九品呢!”

内务府年入百万的皇商十二家,十万以上的三十六家,以下的七十二家。

分别为九品、八品,七品衔。

这是无功名而授官的唯一途经。

这些皇商们承包矿产,垄断贸易,有内务府关照着,行商根本就毫无阻碍,就算是土匪恶霸,也不敢招惹。

哪个商人不羡慕?

“这可是九品官。”秦万里低声吼道:“几近世袭的九品。”

有明一代,根本就没有卖官一说,故而蒙荫后人都是世袭的锦衣卫,而这到了嘉靖年间也被去除。

所以,功名是普通人当官的唯一途经。

这也从而塑造了文官体系庞大的基础,人才不断。

“是啊,世袭的官。”秦学敏呢喃道:“就是不知道秋儿能斗行之……”

“一定可以。”秦长风咬着牙:“妹妹姿色无双,要不是我妹妹……”

看着父亲和弟弟变色的脸,他立马:“我还以为是天上的仙女下凡呢!”

“比那妃嫔丝毫不差,犹占上风。”

……

“爷,鲁省为朝廷旌表的士子、生员、孝子孝友、孝廉等人已经是园门口侯旨了,奴婢请皇上的旨意,是不是可以传他们进来了?”

刘阿福恭敬道。

“人很多?”

“四十三人。”

“传吧。”

“是。”

刘阿福转身出去,迁延良久之后,带着众人入殿行礼,叩拜后,躬身等候问话。

所谓的孝子、孝廉,无外乎是宣讲传统伦理那一套,从而达成对百姓洗脑的作用。

也就是pua。

儒家的社会形态,本就建立在基层。

对于朝廷来说,用道德来约束远比法律来约束方便,节省成本。

因为道德是合众力,而法律是官府执行。

古代施行法治的成本太高,选择德治,是不得不为尔,这也是儒家战胜法家的关键:

哪有那么多的法官遍布全国?

就算是后世,法院也是人满为患,法官几乎没有休假日。

当然了,愚孝什么的,其实也不值得提倡,毕竟大杖走、小杖受,完全看地方如此把量尺寸了。

但总不可能因为些许的愚孝,就否决传统的仁义道德体系,这对于封建王朝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君不见,清末的封建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