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套着铠甲的稻草人露出真容。 只见在一百步上,火绳枪下的稻草人安然无恙,燧发枪却是缺了一大洞。 而抬枪,却是直接把稻草人打散了。 看上去坚固的铠甲,也破了个大洞。 “好了,谁来说下火枪的利弊。” 教官随口问道。 随即,他点了个魁梧的大汉。 “老师,火器之利,在于其简易可行,俗话说三月刀六月棍,但我看这火枪,只要不是白痴,十来天就能弄明白。” “辛苦教习几十年,最后还是敌不过一个从军半月的新兵……” 这番话,让众人欷歔不已。 “没错。”教官认真道:“以前军中的那种万人敌的猛将,几乎看不到了,只有运筹帷幄,指挥有方的大将,才能把握胜利。” “高郃,你怎么看?” 被点名了,高郃也不虚,起身道:“老师,就像您说的那样,军中不需要猛将,但却对后勤的压力更大。” “以前要是没有后勤,顶多饿个两三天,但如今要是短了,火枪就是烧火棍,面对那些猛将,只能坐蜡。” “你说的没错。”教官欣慰道:“没了火药后,就算是火枪上装了刺刀,但也抵不过人家训练多年精兵。” “所以,练兵仅仅是让士兵掌握队列、打枪,这远远不够,拼刺刀也是要练的,反而是关键。” “即使没有火药,到时候也能对阵杀敌……” 说白了,其就是在驳斥火枪无敌论。 在见识到火枪火炮的威力后,军中的一些人对其大加褒奖,甚至只练队列和放枪,对于搏斗不屑一顾。 但火枪不是万能的。 在南方雨林,荒漠,下雨天等,火枪的劣势就出现了。 均衡发展,两不耽误。 演武堂就是洗涤这群新生的脑子,尤其是他们大部分都来自于民间,对于火枪有种莫名的崇拜。 教导一番后,五十来号人轮流放枪,教官手把手教导如何装填火药,清理枪膛,瞄准射击等。 两个时辰飞转而逝。 所有人都兴致大起。 哪个男儿不喜欢玩枪? 所有人都兴致勃勃。 到了黄昏,所有人都尝试过放枪。课也正式下了。 这一趟教学,用掉的火药达到了二十斤,数十块银圆,可以说是奢侈的。 但是面对这群未来军中的营正们,这点钱又算不了什么。 高郃回到了宿舍。 这是一个上铺下桌的四人间,狭窄,臭味熏天。 在演武堂施行的是封闭训练,半个月放一天假,就算是他这个国公之子也不例外。 “明天什么课?” 他躺在床上,底下点燃了香料,却怎么也驱散不了这股臭味,反而与之混合,格外的奇怪。 “早上是几何数学,以及地理。” 这一番话,立马激起了几个舍友的叹气。 高郃也头疼。 几个数学就像是天书,让人发自内心的难受。 演武堂的课程分为两类,文科与武科。 其中文科包括了常识课(队列,军衔等军中知识)、地理、几何、天文,历史,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