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安徽,也是帝乡啊!” 他摇了摇头,心中下定了决心。 一定要让安徽脱离富省,最起码也得是中省,给百姓减轻负担。 孰不知,山东、湖南等地也想脱离苦海,回到中省的范畴,一个个开始鼓噪起来。 京城二十来座会馆,在这热闹时刻,都已经耐不住寂寞。 “又是江苏人?” 在府中,于成龙听到会元的籍贯,忍不住蹙眉。 绍武十六年的状元,也是江苏人,这是要连庄啊! 不过他又摇摇头。 皇帝不会坐视不管的,殿试的存在,就是为了平衡。 会试名额,是为了平衡穷省富省,而殿试的名次,则事关读书人的前途。 非翰林无以内阁,这是多少年来的传统,就是朝廷对于江南等地的弥补。 名额上吃了亏,那就在名次上弥补,总不可能便宜都占了。 同进士和进士出身,区区的几个字,就代表着是前途的天差地别。 同进士在八部观政,人家庶吉士直接担任起居郎,或者在内阁担任中书,给阁老打杂。 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不过,江苏实在过分了些,参考举人不过三百七十人,直接中了六十人,六取一的比例。 而会试录取四百人,不过二十取一罢了。 “江苏还应该拆分啊!” 于成龙叹了口气,然后就吩咐家人收拾行囊,准备南下。 他等不到殿试开始了。 对于海运,于成龙还是颇为顾忌,所以南下时走的是运河。 在粮食七成在海运后,上千里的运河就成了民船的天堂,南方的物资、沿河的特产,源源不断地北送。 运河表面上是互通南北,实际上却是北运多于南运,南货占据八成。 北京百万众,二十万京营,以及庞大的勋贵、百官群体,造就了强大的消耗能力。 他站在甲板上,看着如蚂蚁一般各色船只,心中感慨万千。 从北京坐船,一直到杭州时,于成龙获知了绍武十九年,丁未科进士名单。 状元为山东平原人董讷。 榜眼为江苏苏州人缪彤。 探花为陕西凤翔人张淮臣。 余下的进士名单,倒是公文下发各府县,而大明公报则刊登清楚,足足用了两面,可谓是详细至极。 “安抚山东啊!” 于成龙摇摇头,继续向着南方而去。 这时候如果他选择陆路,借道福建至两广,耗时超过一个月,而海路仅仅三五天即可。 有家卷,其自然就只能选择坐海船。 逮至广州时,只见海面船帆林立,码头的繁华直冲人心,热浪袭人。 刚下船,广东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学政、总兵,广州知府等,纷纷前来迎接,态度恭敬的很。 虽然巡抚和总督都是从二品,但总督却挂着右都御史衔,高上一筹。 一应欢迎自不必提。 虽然于成龙为官清廉,但官场上的迎往却不得不遵从。 西江楼,比邻珠江口,举目就能看到一片片白帆,位置算的是极好。 在场的除了高官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