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 又不是以自己为主角,晚点也无妨。 “啊”得到了谢元意见的安娜,很随心地转过头看着窗外,匆匆而过的杂草经过一夜的路程,外面已经开始有绿色的植被了。 “这样真好”安娜手掌扶着腮帮,轻轻地嘟嚷道。 是的,外面的景色让谢元也看得一阵舒心已经彻底走出沙漠了。 但人有时候又更害怕安静因为一静下来,很多的感触又从心底里一股脑地涌出来了。 比如说现在,“你知道吗?阿尔乔姆”安娜一边看着窗外一边轻轻呢喃,“我一直在想斯潘杰和卡蒂亚,想你和我我不禁想,我们有多么幸运啊!” 话讲到这里,安娜的语调也越来越低落:“和我的父母完全不一样以前我父母的关系就很糟糕” 接着安娜给他讲了一个独属于她自己的故事一个家庭近乎破裂的小女孩如何成长的故事。 和今天已经成长为一个坚强,美丽,温柔的女性狙击手不一样,小时候的安娜生活在一个父母竟然冷战,争吵甚至有点家暴的家庭。 米勒是个军人,谢元也清楚作为一个依旧选择服役的军人,他的大部分时间和自由都归属于军营和军事任务中。 核战爆发之后,估摸着米勒这一家人都获得了一个独立的单间但缺少男性伴侣的陪伴,女性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孤独,紧张,缺乏安全感,和抑郁的心理症状上而且偏僻,狭小的居住环境更容易使症状加重。 如果是理想情况下,米勒更应该在他休假的时间,好好陪伴下自己的女人,通过交流和关怀让她能够从这种负面状态下脱离出来。 但这是理想情况正常情况下,就是劳累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米勒想要放松,想要休息想要滋润,但就是不想做事。 但女性伴侣的负面状态就很容易让男性伴侣感到烦闷,不耐烦,反感的情绪开始不断积累于是争吵和冷战就这么持续发生了。 更年轻时的米勒干脆直接在外面过,然后通过醺酒来度过难受的日子久而久之,安娜的妈妈也学会了这种恶习,通过醉酒来镇压痛苦。 但我们都知道借酒消愁,愁更愁安娜于是就这么可怜地成为了安娜母亲的发泄品。 安娜的母亲在完全放弃希望的生前,希望回到一次老家大概在海参崴附近,她希望带着安娜一起回到那里。 但心理的绝望最终还是压垮了她的求生意志,她服毒自杀了。 米勒这才从一个从来专心于工作,总是抱怨家里不让他放松的俄国男人,变成了一个后悔莫及的俄国父亲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用特工手段扶养着女儿。 把她训练得像个假小子,有意识地让她淡忘母亲,甚至还把她的一个叫“詹娜”娃娃因为她有借此玩过家家酒的习惯,习惯把娃娃当做其女儿,所以担心女儿步其母亲后尘的米勒也同样把娃娃给藏起来了。 米勒以为他的手段有效但实际上,安娜一直都记得。 但她关心和敬爱米勒所以她把一切外在假装成米勒想要看到的样子,让幻想在心中长大,已经到达了她想要去的地方。 能再次踏入了地面,同时和自己爱的伴侣一起,安娜是真切开心的这也是在此刻她愿意敞开心扉的原因。 虽然有点腹诽米勒究竟有什么理想,有什么可以为之值得开心的想法,但很快安娜就开始了对未来新的一轮畅想。 那就是跟阿尔乔姆一起,在海边建立一个海景房,然后有一到两个孩子一家人在海滩上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