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挪出去,然后咱们再去找老太太商量。” 何姑妈一听,也沉着脸直点头:“是这个道理,她就是个搅家精,非得让我和我娘伤了母女情分,这黑心肝的。” 夫妻两个还想着,怎么找借口把何妙菱弄到外头去,他们两个再找老太太求一求,好歹,给个三五万两的,才算能度过这个难关。 何妙菱这里,因为有周靖淳留下的人在,很快就知道了何姑妈相中的女婿人选是谁了。 “小姐,姑太太给表小姐看中的人选,是城北卖酒的黄老爷的嫡次子,叫黄思文的,人长得白净秀气。” 一听是商户,何妙菱奇怪了:“不是读书人?” 士农工商,如今这世道,商人的地位最低,商人子弟甚至不允许参加科举,说是从根源上杜绝了官商勾结的可能,而做官的人,也不允许做生意,说是不准与民争利。 但是,有权有势地做官的人,依旧有各种赚钱的门路,经商的人,却不同了,他们手里没有权利,拿银子开路,求人办事的时候,有时候连门都找不到,有银子都送不出去。 按着这样的情况,就有了潜规则,商人喜欢资助读书人,读书人以后有能耐了,他们就好求已经有权利的资助者帮助,而做官的人,手里头没钱了,也愿意用一些不紧要的旁支姻亲跟商户联姻,私底下赚红利。 何姑妈想不开了,竟然让女儿嫁商户。 “小姐,不是读书人。”白芨说。 “那陶珍珍能愿意?”何妙菱想不通。 白芨就叹了口气:“小姐,你现在是不知道表小姐的名声有多不好,前有亲爹一大家子拖家带口坑骗妻子娘家的财产,被闹上公堂,后有陶老爷偷养外室,宠妾灭妻,被原配打上门去,还有跟马兴文悔婚的事儿。” “是个家风清正的好人家,不管贫穷与否,都不想有这样一门糟心的亲家啊。” “尤其是读书人,最终脸面,所以,表小姐的婚事其实还是挺难找的,只能是商户人家,注重利益,没那么多讲究,才愿意。” 何妙菱算是听懂了。 利益? 等等?何妙菱发现自己明白什么了。 大多数浸淫在书卷里,单纯好骗的二十岁左右的读书人,都知道娶了陶珍珍不好,这些更能算计利益得失的商户,却愿意娶陶珍珍。 她总觉得背后有点什么事。 “对了,陶老爷想跟黄老爷合伙做生意呢,就是酿酒,陶老爷发现最近粮食生意很赚钱,他打算借到了本钱之后,拿银子买粮食……” 等白芨把查到的事情全说了之后。 一旁绿蕊都皱了眉头:“我怎么觉得这黄老爷不靠谱呢。” 何妙菱想的却是,为了以防自己被背后捅一刀,她得把黄老爷的底细也得查清楚。 “有没有查到这个黄老爷背后的靠山是谁?” 在京城能把生意做起来的,背后一定是有靠山的,就看是哪一家的达官显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