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武侠修真>凉州词> 第五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1 / 3)

金鑫曾是岭北起义军麾下大将,这么些年虽然是固守秋枫寨,但是一直没有放弃打探外界的消息,对北面几城的情况还是掌握的十分清晰,特别是对整个幽州的情况了如指掌。

这一次金鑫的加入让南方起义军势如破竹,很快攻下了幽州,占领了岭北。

这一年岭北的雪落下的时候,南方起义军向松洲城进军。

洪进军虽还在挣扎,但是很快也失败了,洪进不甘于失败,直接阵前自刎。

自此,南方起义军占领八城,与沅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一年时间,连战幽州、岭北和松江城三城,南方起义军越战越勇,直指沅大都。

沅历九八年八月,沅军战败,林原平占据沅大都,将草原人驱逐出中原地区,以凉州城为界,与甲央言“君主沙漠草原,我主中原”。林原平受到众人推崇,登基为帝,定都兰陵,取“康靖”之意定年号为靖,此年为靖历元年。

政权初立,百废待兴,内要安抚民心,外要防止邻国举兵攻扰、沅军残部卷土重来。

作为一个深受朝廷统治者迫害、草根中崛起的皇帝,林原平知道百姓的痛点在何处,也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

林原平作为皇帝的第一个政策就是改革徭役赋税。

林原平鼓励百姓开垦荒田,并着手土地清丈、核定天下田赋,并根据土地情况实行不同的税赋比率,使得征税有据可依,让刚经历过动乱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恢复甚至扩大生产。

其次,商贾在起义初期提供的钱财支撑,让林原平认识到工商业的价值,因此,林原平采取以农业为基础解决民生问题;以商业为支柱解决经济问题的政策,扶持工商业,让大家摒弃以往重农抑商的思想,商农共同发展。

在这样的基础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大修水利等基础建设,让农民少受洪涝旱灾的影响,提升年产量。

除此之外,重视儒家思想、佛教理论的传播,但是对僧人进行考试,通过者方能得到牒文,享受作为僧人的各种便利,优异者视其意愿而定被授为僧官。但是僧人犯罪者,刑罚更甚,以此剔除一些想借僧人之名谋求便利之人。但鉴于僧人数量庞大,因此初次考试将由各地区统筹报名,择优推选来兰陵考试。

最后,整顿吏治,开设监察司,直属于自己管辖,对所有官吏严加监督,有功则赏,有罪必罚。

对外部,林原平需要抵制沅残部的侵扰和邻国南巫的入侵。

一方面,林原平在边防布下重兵,对于时不时来扰乱边境的残部给予严厉打击。

派金鑫驻守凉州城,李遇驻守岭北,王达驻守武陵城,又怕此三人拥兵自重,派二子林炳驻扎幽州,封景王,以岭北、凉州城和幽州为界设立“藩属国”;派三子林谛驻扎寻城,封祁王,以武陵城、寻城和代洲城为界设立“藩属国”。景王和祁王拥有着绝对的经济、军事权力,但是二人并不能统治百姓和王府之外的其他地方,地方是由林原平安排的各级官吏治理。

另一方面,又对北面草原部落即沅残部实施怀柔政策,对于归降的首领给予赏赐,愿意的在朝为官的首领给予官爵,对于投降的士兵编入军籍,并给予优待。由此,招降一部分首领,以此带动一部分士兵的归降。

一时之间,文武百官沉浸在推翻沅统治的兴奋下,都准备在这新的时代大干一场,求一个名垂千史,因此朝野清明,整个靖国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民间百姓称颂新帝,甚至流行起童谣:“说兰陵,到兰陵,兰陵出了个皇帝林,打大沅,驱草原,中原乐得个团圆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