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也是关西的吧,老家哪的?” “麟州新秦的。” “我宥州长泽人。”商徒说道:“你在禁军大将家中当仆役,今后好处是少不了的。我能在尚善坊这边做买卖,也是托了父兄旧日袍泽的照拂。如今这日子,比当年在关北如何?” 尚善坊是达官贵人云集之处,回乐公主邵果儿就住在这边。 “好太多了。”小厮神思缥缈,似乎陷入了回忆之中,道:“昔年宥州拓跋氏与麟州折氏水火不容,争夺对党项部族的控制权,三天两头见仗。我父、我兄甚至我十五岁时,都上过阵。一年到头见不着几回肉,吃点糙米就算不错的了,那日子,不想再过了。” 商徒点了点头,道:“这就对了。这十文钱是看在圣人北伐大胜的面上多算的,圣人不断打胜仗,一直赢,赢到底,咱们才有好日子过。若换一拨人入洛阳,你我都得卷铺盖滚蛋。” 小厮心有戚戚焉,道:“你说得有道理。我家幺儿从小舞枪弄棒,前阵子被我送到陕州院了。李将军听闻,亲自勉励一番,并送了张良弓。咱们关西人的好日子,还得靠自己。” 二人说话间,木炭已经称好了。 小厮让他们搬到驴车车厢内,告别之后,驾着车走了。 商徒又仔细看了看收起来的那匹绢,啧啧称奇。 “绢不怎么样,但既是战阵所得,那就不一般了。”他说道:“回去可以做个裤奴。” “阿爷,听闻契丹最值钱的是皮货,却不知那上等皮衣是个什么模样。”一满脸乌黑的少年龇着一口白牙,说道。 “皮裘?那得去南市看看。”商徒坐了下来,说道。 ****** 南市的长夏商行内,刚刚推出一批皮裘。 商行仆役口水四溅,卖力推销,重点指出这是内务府用从契丹缴获的白鼬皮、狸猫(豹猫)皮、貂鼠皮制成。 这个卖点还算不错,吸引了一些人购买,大概卖出了七八件的样子,但比预想还是少。 或许是因为价格贵,一般人买不起,或许是因为别的原因。 “先秦之时,衣裘者众多,《礼记》中的冠服就有很多是裘衣,为何今人不爱裘耶?”赵匡明在长夏商行内逛了一圈,问道。 “安史之乱前还是不少的。大裘冕便是用黑羔羊皮制成,但唐玄宗时改了。”姚自说道。 “为何改?” “玄宗爱享受。大裘冕太厚、太重、太热,不爱穿。” 赵匡明笑了,这确实符合玄宗的性子。 “今上会不会恢复皮制大裘冕?”赵匡明问道。 姚自稍稍思索了一下,道:“一定会。” “为何?” “我听闻一个消息,不保真。”姚自说道:“洛阳坊间有传闻,圣人其实并不是那么爱吃海鱼、昆布、鲸肉之类。每得此物,多分赐臣下、军士。但他为了让人下海,便装作自己爱吃,以带动风潮。据出宫采买的中人所言,圣人更爱吃羊肉、牛肉、鹿肉。” 赵匡明又笑,笑完叹息:“圣人是真狠,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 “圣人北伐契丹、渤海,连连大胜,再看内务府所作所为,今后皮裘怕是要大行其道了。”姚自说道。 “北朝之时,衣裘者多吗?” “不少。”姚自说道:“北齐多一些,后周少一些。便是南陈,也有人穿皮裘。陈文帝的一件龙袍,就是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