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破晓,无恙城渐渐热闹起来。 城门于卯时开启,休整了一夜的商旅摊贩,以及周边乡间挑着货物的农户,争相入城。只是今日不知怎得,气氛有些异样,城门处排了好长的队伍,守城士兵一个一个,挨个盘查,一丝不苟。 “这是发生什么了?怎么突然这么严了?”有人私下打听。 有那知道的低下头悄悄道:“兄台有所不知,无恙城一年一度的鉴宝大会将于三日后开启,无数江湖豪侠近几日陆陆续续都赶来了,人多鬼杂,安全起见,城主大人下了命令,凡入城者必须自证来历,否则不能入城。” 有人听到这有些急了,“早有传言,无恙城城主海纳百川、胸襟宽广,无论身分贵贱,皆一视同仁,在下翻山越岭、日行百里,走了半年多才终于走到无恙城下,却告知必须自证来历才能进去,这不是骗人是什么?!” 此人声调一高,便有人附和,“就是就是,战乱已有一年多,能到这的都是受了许多苦楚的,那些身份证明又怎么可能带在身上,这不是为难人么?” “唉,你们吵吵也没用,若是往年也就罢了,今年安稳起见,大家还是莫要为难守城官爷。” “阁下此话何意?”有人奇道。 “兄弟想来消息闭塞,还未听说。” “听兄台这番话,是有大事发生,请恕在下孤陋寡闻,还望兄台详叙一二。” “三日前,城主大人突然遇刺,生死不知。如今又是在鉴宝大会即将开启的时候,不得不严查。如今掌事之人是城主公子,为防贼人混入鉴宝会,影响鉴宝会正常进行,非常时期,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还望诸位体谅体谅。”一个儒生打扮的中年人说道。 此人说完,对着周围众人拱了拱手。 “阁下客气,没想到竟发生如此大事,无恙城城主可是咱们百姓的主心骨,不知那刺客可有抓住?” “唉,贼子狡猾,至今下落不明。不过城防戒严,抓住不过是迟早的事。” 众人一阵唏嘘,倒是不再纠结自证来历这一政策。 城门口突然传来一个少年的声音,“廖先生可在?” 先前替无恙城说话的中年儒生踮脚回道:“在的,在的。” “先生怎么才到,快快随在下回去!”那少年一把拉着那廖先生很快入了城。 有人恍然,狂喜道:“那人竟是廖先生,失敬失敬,也不知方才可有失礼的地方。” 旁边的人笑他:“先生已经走远了,你就是失礼想赔罪,也来不及了。” 那人懊恼道:“早知道方才就多讲些才学经论,若能得先生一字半句认可,也不枉这些年苦读了!” 众人大笑,其中一人踢了男子一脚,“你小子知足吧,我等可连与先生搭话的机会都没有。” …… 萧箐打听完消息,掩下帽檐,悄悄退到一处无人角落。 没想到不过几日,进无恙城就改了规则。 她无任何身份文牒,想要入城怕是得另辟蹊径。 不过这个难不倒她,这还要多亏先前青羊山的那两位弟子。俗话说,人有人道,鼠有鼠道,乞丐自然有乞丐的道。此处往西,东南方向,以脚丈量十八步,有一狗洞。 这狗洞通往城内一破旧荒院,此院杂草丛生,无人居住,渐渐成了乞丐的根据地。当初两位青羊山弟子初来乍到,好心将一块馒头分给了一个老乞丐,那老乞丐为表示感激,将这处落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