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药似的,满面红光,连声说了好几声“太好了”。 “裴尚书,”顾非池看向了礼部尚书裴谨,“登基大典的仪制备好了没?”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登基大典是有旧礼可循的,大景朝到现在,顾非池是第四任君主。 这登基大典的仪制自然是闭着眼睛都不有错的。 裴谨刚想说已经好了,可话到嘴边,又迟疑了。 以他对太子爷的了解,太子这话肯定有深意在的。 裴谨的脑海中闪过五里亭旁顾非池那个嫌弃的眼神,突然间就悟了。 裴谨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殿下,那立后大典需要再择吉日吗?” 顾非池一个轻飘飘的眼神斜了过来。 裴谨登时福至心灵,忙:“不不不,正月初一就是黄吉日,臣以为立后大殿和登基大典就该一起来!!” 他旁边的吏部尚书霍晨嘴角抽了抽,斜睨了他一眼,心:瞧姓裴的这出息! 裴谨混不在意,反而暗自庆幸自己聪明,幸好他多问了一句。 得改改。 这立后大典的仪制还得再改改。 他今天已经犯了一次蠢了,不能再犯了! 裴谨的反应极快,连忙改口:“回殿下,草稿已经拟好了,还需要再修改一下。” 顾非池微微地笑:“那就好好改,不急。” 裴谨松了口气,觉得这次自己体察圣意总算是体察对了! 裴谨安然度过一关,紧接着,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又被了名,禀了宁王案的后续。 文武百官足足在文华殿中站了一天,梁铮在一旁伺候了一天。 临近黄昏时,梁铮笑眯眯地提醒:“太子妃让人给各位大人安排了晚膳。” 所有人眼睛一亮,被他这一提醒,才感觉到饥肠辘辘。 每个人都清楚地看到他们那位说一不二的太子爷在到“太子妃”个字的时候,面色一下子变得温和了不少,还大发慈悲地:“都去用膳吧。” 这一刻,一众官员简直如蒙大赦。 然而,下一句,顾非池又是话锋一转:“你们有一炷香。” 众人:“……” 众人生怕耽误了吃饭的时间,火急火燎地随内侍山海离开了。 没一儿,殿内就变得空荡荡的。 梁铮含笑又:“殿下,太子妃说,您的这份,是亲手做的。” 他亲手把食盒拎过去,里头热气腾腾的吃食一样样地端出来,里头是简单的两菜一汤,因为还在国丧,都是素菜。 每菜顾非池都是细嚼慢咽,其实那碟木耳炒老豆腐做得甜了。 但顾非池并不在意。 燕燕本就不擅厨艺,这是为了他意的。 甜,但是好吃。 顾非池食欲大开,一口口吃得珍惜极了,连用了碗米饭,连汤汁全都吃得干干净净。 一炷香后,填饱了肚子的大臣们半刻不敢歇息地回到了正殿。 里头又响起了议事的声音。 殿外守了两个小内侍,一动不动地站着,看着天边的夕阳一地西落。 文华殿内乃至皇宫的各个角落都燃起了一盏盏灯,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