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需要,随意搭建自己需要的建筑,或者种植灵植。” 阿泉说到这里顿了顿,又道:“灵泉边上生长修竹,是上代留下的灵竹根系重新繁衍而成,这些年受泉水滋养,勉强恢复了一些灵气,算得上是灵材。老爷若需要,可拿去使用,若是老爷不喜欢灵竹,也可以将其铲去,将灵松种在那里。” “灵竹长成也不容易,无需铲除。灵松的位置你安排就好。” 弥罗看出阿泉对那灵竹似有些感情,自然不会去做那恶人,同其交代两声后,便是来到修行术法的平台前,将周围法禁开启,翻阅自己选择的三门术法。 其中,观气修行非一日之功,需要长年累月才见功效,暂且放过。 服食更多的是用来辅左消化丹药和食物,修行也是和饮食,炼气结合,同样可以先放在一边。 弥罗拿起最后一门术法御风,开始尝试着修行。 “贵虚尚玄,秉要执本,有无皆忘,万异冥一,清虚无为……务崇不竞,合于天地。动乎至虚,游心太无,驰于方外,行于无门,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拘于世,不系于俗……” 心中默念真言,手中掐诀牵引元气。 初时还算正常,可第一缕元气落入弥罗掌控之中,平台上凭空生风,卷起阵阵尘埃,四周元气更是像被人饲养,见到食物的锦鲤,疯狂的向弥罗涌来。 转眼之间,罡风涌动,向着四面八方席卷,激起平台四周法禁,镇压元气。 道道符文绽放宝光,在元气冲击下,时隐时现,阿泉也是被惊动,跑了过来。 过了一盏茶的时间,四周元气方才彻底平复,而先前毫无防备的弥罗,灰头土面,好不狼狈。 打发走阿泉的弥罗,非常诧异先前的变化,他拿起玉简,又看了看内里的描述,回忆自己刚才施法的步骤,都没有错。 思索片刻,弥罗才回想起云长空曾和他说过,他是转舟道体,在施法上比一般人更有天赋。 只是筑基前,弥罗因为没有直接施法的能力,对于自身转舟道体的认知不够明确,以至于没有意识到他施展术法,能够轻而易举的引动天地元气,消耗不大,力量却强了数倍。 这种道体的特性,导致弥罗在尝试施法的时候,明明是按照玉简内记录的标准,却造成了这不知道该说是成功,还是失败的结局。 此后几天,弥罗一边寻找转舟道体的信息,一边尝试各类术法的修行。 得天地之纲,知阴阳之房,见精神之藏,则数可以夺,命可以活,天地可以反覆。 这是妙有宗关于转舟道体的解释,而弥罗的修行,也正如这段描述一样。 对天地之间运转的道则法理,元气规律,弥罗有一种莫名的直觉,每次施法总是能够处在最契合的状态,现在他接触到的所有术法,他都能一次性施展成功,并且威力不俗。 同时,弥罗本能的知道如何顺应阴阳变化、精气神运转的规律,用最小的力量,调动最多的元气。 这看似是一件好事,却也让妙有宗内关于术法修行的经验,基本对弥罗没有用。 他很难把控自己释放的术法威力,很多辅左生活用的入门术法,在他手中都会变得杀伤力十足。 催生火苗,用于点火照明的明火术,顺应阴阳变化之理后,不但难以熄灭,还带有一定的附着能力,比起能够点燃山林的焰火咒,还要厉害。 一般用来拿放书籍,最多搬运一下座椅的驱物咒,弥罗在尝试的时候,元气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