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还能让晓华早点分到房子呢。” “对头对头。”吴淑容听丈夫那么一憧憬,有点激动,她敲着饭碗连说两个对头对头,“我听说国营企业对结了婚的职工都是比较照顾的,这是人之常情。有些单位大的,如果厂里有孩子的职工多,还会给职工建幼儿园建子弟校呢,把职工生活方面的顾虑都照顾到了,为的就是让他们安心工作,为建设国家出尽全力!” 两口子把未来说得很美好,德芬也心动不已,“要是晓华哥能分到房子,那真是太好了。以后我们去省城,就有地方住了。爹妈都去大城市看看,见一见世面。” 另外德芬暗忖,此去正好提前去给晓华哥打下预防针。 爹妈跟顾家人闹了矛盾后,对她的婚事比以往更着急了。提前去给顾晓华打下预防针,免得下次他回家来,只怕自己爸妈会拿着刀子上门去逼他娶她,他毫无准备,会被吓到。 德芬在县城上了一年多的高中,从高一去学校报到起都是她自己坐车来回的。练过胆识又独立自主,她还认识字,会看路牌,所以虽然是第一次去省城,她一个单身女孩子也完全没问题,曾友全和吴淑容对她很放心。 其实,反而是这老两口,一辈子没走出过农村,目不识丁,老实本分,让他们去趟省城,倒没这胆子。 顾晓华所在的省国营东方机械厂是大型国营企业,德芬在村书记家去蹭电视看的时候还见过这家单位上新闻呢,新闻里说它是省里的龙头企业,为全省创造了多少经济价值GDP,提供了多少就业岗位——主持人的赞誉之词太长,她没能记得住。 反正总之,这么出名的单位肯定很好找。 早上天色蒙蒙亮,德芬便背上背篼出发了。 背篼里装满了她要给顾晓华带去的农产品,自家做的红苕粉、豆豉、榨菜,还有正当季的土豆、包谷……装了一大背篼。 本来她是想带鸡蛋和土鸡去给顾晓华补补身体的,但是路程太远了,天气又热,担心鸡蛋会坏,活鸡会死掉,只能放弃。 镇上已经开通了直达省城的长途客车,德芬赶最早一班,颠簸了四个多小时,到了省城。 本来德芬还以为得找个本地人问问路,结果还没出站,长途客车师傅就直接告诉她,站外马路边就有直达东方机械厂的市内公交车,她都不需要去问其他人了。 前脚出长途客运站,后脚上了市内公交,五站路后就到了,下车便看见一座十分气派的带房檐的单位大门——中间最宽最阔气的通道是车行道,左右两边有两道小门,是人行通道。大门顶上插着飘扬的五星红旗,红旗下面耸立着一座拱形铁架,架子上面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木招牌,书着“国营东方机械厂”七个大字。 高大的门楣,阔气的大门,入大门先是道路左右两旁栽种着青葱翠绿的灌木绿植,再往里看,迎面是一栋十几层的办公大楼,从楼顶上垂挂下来一条红色绸子做的宽大的条幅,上面写着一句话:热烈祝贺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再往内看,偌大的生产区和生活区域,厂房和宿舍楼、各种功能的建筑物一座连着一座,鳞次栉比,食堂、澡堂、电影院、卫生院、幼儿园、子弟校……应有尽有,在这里工作的职工,生活、医疗、子女的教育问题,企业全给你解决了。 德芬踮起脚尖儿看了半天,也没看到这个单位的围墙的边儿在哪里,它就像家乡连绵的稻田一样延伸到天边儿,没有边际。 德芬杵在大门口努力抻着脖子朝内张望,好不羡慕。 倘若家里条件好点,当年供她把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