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情不自禁地在朝堂上说了出来。 和刘猪猪的幸灾乐祸不同,他的先祖刘邦对吕雉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嫡长子刘盈是不满意的,动了想废太子的心思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因为他觉得刘盈始终太过仁弱,不肖他,而戚夫人生下的刘如意才合他心意。 这一次借着天幕,刘邦又一次“不小心”说了真心话。 但是得到的回应令他失望了,大臣们的反响很是冷淡,响应者寥寥无几。甚至刘邦送去希冀的目光,也没人搭理这个话头。 刘邦自讨了个没趣,朝会就这样不咸不淡地过去了。 长乐宫 吕雉听到了朝堂上传来的消息,一声冷哼。 长夜冷寂,唯有烛光轻轻摇曳。 “儿啊,你可知道,他这是要逼死咱娘俩……” 吕雉的脸上结上了一层仿佛永远化不开的寒霜,她喃喃道。 【永初元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以晋人自居的陶渊明更痛苦了,尽管新朝对他多次征辟,他亦是多次不就。此时距离他生命的终结还有七年。】 【生于乱世之中,他一直在寻求那个美好的世外桃源。】 画面中的陶渊明再不复之前的英俊飘逸,他颤抖地提起笔,一字一句,描述出了那个他心目中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当看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时,秦始皇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随即心里升出一股怒气,后世到底是他的哪位子孙后代这么不争气,引起了战乱。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秦始皇冷静了,反正大家都是要被取代的。 已知:秦之后是汉,汉以后是魏晋。 但是秦始皇想知道的是汉朝哪位皇帝将秦取而代之,而不是刘裕取代了晋朝。 完美,不需要的知识又增加了。 秦始皇冷静地想到。 陶渊明的字写得越来越慢,写写停停,后面每一个字写下来都极为得艰难。 【但是陶渊明终其一生也没有寻到那片桃花源,远方,其实除了遥远一无所有。陶渊明他心里清楚这一点,所以他说——】 【后遂无问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