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武侠修真>[清]长安> 第 14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4 章(2 / 3)

宋塞。

十二月二十七日至相孔,驻守邦海,等候另一路军。另一路军却突然断了联系,派出几波人,都没有回信。此时已行军两个多月,所带粮食快要吃完。道路难行,特别是天生桥一带,粮草辎重极难通过,从云南运粮显然是不可能。

现如今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进,一个是退。若能攻下阿瓦城,粮草的问题迎刃而解。可明瑞一路仅有一万人,人数根本不够攻城,额尔景额一路又没有半点消息。行军二月,军中深入的毛病开始显现,军中生病的兵丁人数越来越多。

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先撤回木邦,在从长计议。撤兵这么重大的事情,不可能自己做决定。明瑞叫领队大臣和总兵商议,将粮草和兵力不足的事情告知,问诸位将领有何对策。

众将面面相觑,无人敢接话。谁都知道最好的选择是撤兵,可没人敢说出来。

明瑞道:“既然诸位没有更好的对策,不如听我一言。如今军中缺粮,又无破敌之策,与其在这虚耗,不如先撤兵回木邦。”

扎拉丰阿道:“我们距阿瓦甚近,若这般撤兵,我怕皇上会怪。”

扎拉丰阿是好心。就算想要撤兵,也得先请旨。申请撤兵的奏折送到京城,一来一回怎么也得一个半月。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等接到撤兵的旨意,只怕黄瓜菜都凉了。

撤兵的命令必定要由明瑞这个主帅下,一旦皇上怪罪,旁人或许不会受罚,明瑞肯定第一个跑不了。无旨撤兵是重罪,平准战场上,有敢擅自撤兵的将军,都被重罚,牵连家人。

明瑞心情低落:“阿瓦城就在眼前,就这样放弃,我也不甘心。可战场就是如此残酷,从没有稳操胜券的时候。半个月前,还觉得两路兵齐聚,很快能攻下阿瓦。可谁能想到猛密路迟迟没有消息。只凭我们手里这一万人,又不够攻城。”

“在兵力远远不够的情况下,毫无胜算的情况下,强行攻城,只会让将士白白送命。不甘心也要忍耐。把这次的失误不当之处记在心上,以作下次出兵的警戒。”

“就算我们现在撤兵,皇上也不会怪罪。皇上曾下过一道密旨,准我可以自行斟酌,若有粮草不足的情况,可先撤回木邦。有这道密旨在,我们不算无旨撤兵。”

明瑞不该把密旨说出去,毕竟既是密旨,里面的内容绝不能透漏给旁人。现如今最需要稳定军心,与其让将士们心怀忧惧,怕私自撤兵被治罪。还不如把密旨拿到台面上说,让将士们放心。

“事从权宜,不得以将密旨内容告知诸位。密旨的事,只有我们几人知道就可。不可再告知手下。只说皇上赏罚分明,不会牵挂无辜之人。若要怪罪,也有主帅担着,你等定然不会受罚。缅甸有多少兵力,我们都不得而知,撤兵路上必定是重重险阻。只有将帅同心,方能同回云南。”

……

明瑞按着另一路军的行军路线撤军,一面撤军,一面打探消息。缅军知清军粮草不足,将士多病,在后面追赶。清军且战且退,退到蛮化。明瑞自知这般太过被动,心生一计。假装拔营前行,缅军立刻上前追赶。清军回头迎战,缅军一时没有准备,被杀得大败。

云南巡抚鄂宁派来送信的使者趁乱进入大营,见到明瑞。“将军,鄂大人让我来送信。参赞珠鲁讷身死,木邦被贼占据,这个退路已被切断了。将军只能领兵撤回云南宛顶。”

明瑞道:“明明留了四千兵驻在木邦,怎会那般轻易被贼占据。”

“绿营兵丁见旁边的营帐起火,四散而逃,缅军趁机攻进木邦。参赞一人,难以支撑。四千兵丁死的死,逃的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