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零六章(2 / 9)

就如同曹操说的那句话, 我大汉忠臣也'''' !他真的,我哭死。】

朱棣生气道:"这曹操,岂可与我相比?"

大家点头:“是啦,你毕竟没有把大明改成大燕。”

朱棣:"……我建了一座城。"

大家:“可是曹操也屯田百万呀?而你的粮食,甚至大多还是靠李景隆赞助的。”

朱棣:"……但是曹操没有抵达他忠诚的南京!"

众人遗憾地叹了口气。

【事情是这样子滴,还记得方孝孺说,大名府这地儿“暑雨为诊”,洪涝严重么?

确实如此,大名府境内,有漳河、卫河(南运河支流),两河洪涝严重,洪水淹没毁坏了旧城,对此,现存有两种说法。

一说、洪武31年。

>

二说、洪武34年。出自《元城县志》[清麻祖]等

时间最近的,正统年间的《大名府志》未记载具体冲毁时间。

不过,虽然毁坏年份有差异,重建的记载都是相似的。朱棣在建文3年的战争之余,命都指挥吴成,在旧城西面八里处的艾家口,建立了新的大名府城。】

此时,朱元璋和朱棣,已经是一个脑袋两个大。越听越心里打鼓。

这水灾,也太严重了;这要治理的河流,治了又治,还是层出不穷啊。朱元璋叹气说:“那漳河、卫河,不是第一次了,去年才刚刚弄塌了城墙。”

"洪武17年,洪武19年,也都发了水。"蹇义补充说,他想起之前众人关于曹操的讨论,又道,“战国时,西门豹便是在漳水取缔了河伯娶妇的陋习,又修筑了12道水坝,12条河渠,使得漳邺一地百姓泰安,得载史册。曹操在他基础上,修筑了天井堰,又凿渠引漳入白沟,使得邺城繁荣空前。后又有唐之姜师度、宋之王沿。现如今,轮到我们了。"

【吴成,原名吴买驴,他爹是元朝的官员,随着观童(劝降乃而不花、纳哈出的劝降专业户)父子俩一起投降了大明,遂改名吴成。

但因为原名太好笑了,靖难时,对面的士兵会对燕军阵容指指点点,说,看哪,那就是买驴。

就……很o。】

大家有些想笑,又觉得笑了就功德-1了。

朱棣倒是维护手下的人,他手下的人,他真的很爱:“买驴怎么了?谁家要是能买头驴,我们都得说他是富裕人家!"

朱棢和他抬了下杠:“既然这么富裕,改什么名?”

朱棣睥睨他:"不就是为了防备些狗眼看人低的吗?"

朱棢:"?"

你在内涵些什么?

朱元璋客观地说:“取名这个东西吧,讲究天赋!也不谁都有咱这样的天赋的。老四,你那老丈人的长子(徐辉祖),给他的儿子取名叫释迦保。倒不是说这寓意不好,就是听上去,实在太普通了些。"

【友友们应该还记得,薛岩来朱棣军中,看到的是数百里的军营——看得出,朱棣还是比较习惯行军扎营,没什么太大的筑城需求的。

br />为啥会突然一颗红心向日月呢?

Up这里真的要做一个相对武断和主观的揣测,顺德(邢台)、广平、大名府这一路官民望风而降的迅速。

他搞不好是真的产生了我是王师,我要帮助百姓,于是替这些受水灾影响,无家可归的百姓们,筑了新城。】

朱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