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步兵为主,被四周合围,压缩空间,便是连武器也难以施展,只能如待宰羔羊。" 朱元璋却注意到别的,那图上写了公元前216年,他掐指算了算:“那时是秦始皇六年,十几年后,兵仙韩信,就要打出那场背水之战了。东方也好,西方也罢,都是英雄能人辈出的大争之世啊!" 朱椟吐槽:"这时间跨度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朱元璋无语:“那谁叫秦朝那么短呢?汉初的人物这时候不都生了吗?那汉高祖刘邦都四十了!韩信、项羽,也都十来岁了,这都已经学会打仗,准备好造秦始皇的反了吧!" 【我国历史上,刘裕的却月阵也利用了一部分类似思路,靠河流掩护后军和侧翼——当然啦,刘裕还有水师,拥有制水权,他的水军可以和步兵形成呼应。最后以2700名步兵破魏军3万多骑。 平安的兵力实际上应该是比朱棣多的,但——他内心OS be like:我平安,必需谨慎,谨慎才能保平安。 />我可是藁城人,在这块土生土长的土地上,我要利用母亲妈咪河的力量,代表正常互殴教,消灭燕王你个绕背异端!】 郭英忍不住吐槽:“这平安,还什么‘正常互殴教'''' ,你之前不也酷爱侧翼偷袭吗?也没正常到哪里去吧!" 李景隆表示:“同样的战术,在我方,叫神机妙算;在敌方,叫诡计多端。” 朱元璋却在想那“水师”。 这水师,也不知道未来朱棣要怎么对付。他可是建了很多很多大船的,而北地可是一艘船也没有,那里的兵,会游泳吗?恐怕连游泳都不会,那要怎么打嬴朝廷的水师呢? 朱元璋并没有发现。 自己不知不觉间,思考的方向,已经从朝廷这方,转变到了朱棣那方。【闰3月10日,要打了。 朱棣见到平安的列阵,一点不慌,成竹在胸,对手下求知的小朋友们谈笑风生,道:“方阵四面受敌,岂能取胜?" 那怎么打呢? “精兵集中兵力攻打一个角,一角败,则全败。” 然后,他下达命令,让燕军尽量牵制住三面兵马(左军,前军、右军),再围着真定兵马东北角猛攻。 ……左军……×燕军 后军平安[塔]前军 ……右军 —滹沱河—— 嗯?这个东北角的决战地点,不是正符合我们先前介绍的平安的设想吗?他也希望把战场集中在左边。 专心应付一面的骑兵冲锋,因而理论上这地方,平安的兵力是超级加倍!在东北角,燕军和真定兵马爆发了剧烈的战斗,也牵制住了平安的大部分注意力。而朱棣,带着数百勇士,沿着右侧的滹沱河——绕背偷袭啦! →后军平安[塔]前军 1……右军 —滹沱河—一朱棣一】 听到这里,朱橚发现自己担心得太早了。 他很开心:"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任你千般防备,我四哥还是能绕!"大家觉得:……确实,朱棣这么能绕,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情理之中。 耿炳文看得更仔细一些:“燕王都没有渡河而绕吗?是沿着滹沱河的河边走?这滹沱河可不小, 宽得地方足有一里多,在河中跋涉,若是河水湍急,岂不颇为危险?" 朱棣泰然自若:"打仗岂有不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