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跑调大王,他怎么自己站起来了? 二是卢大爷大女儿,怕她爹上台出丑。 三是徐大爷,他每次去合院看郭美凤排戏,都能遇见这个老卢。 老卢是合院原房主,自己带着点心水果登门,再喝上狄家一壶茶,能在郭老师那边消磨大半天。 等到各位老师排练结束,散场回家,他才开着车离开。 徐大爷曾委婉地提过,不该让老卢天天上门。 但郭美凤不好意思开口撵。 附近几家街坊也有搬着马扎来她家看排练,男女都有,老卢数时间在跟老街坊聊天看戏。她要是只把老卢撵走,那针对也太强了,家老卢又没干什么出格事。 徐大爷见他竟然想大摇大摆地上台,出言阻止道:“老卢同志,郭老师邀请是第三排同志,您是第二排!” 卢大爷回跟女儿确认:“不是我吗?” “爸,家邀请是第三排同志,”卢婉淇将他拉回来,“您会唱嘛?那么积极做什么!” “怎么不会呢,他们排练时候我天天看,台词都背会了!” 主持杜金金出面解围:“我们每场演出都会随机抽取一位幸运观众与老师们合唱,今天没被选中不要紧,以还有机会,礼品每天不同,层层加码。有兴趣观众可以来观看演出,举手参与。今天就先请第三排这位票友上台合唱吧!” 第三排同志在卢大爷肩上拍了拍说:“爷们儿对不住,我先上台了!” “哈哈,您先请吧,”卢大爷拱拱手,“我争取明天登台!” 被选中这位观众是在报纸上看到广告以,拿着二十几年前老票根来茶馆换门票。 郭美凤年轻时在行业里不算出名,但在他们剧团却是数一数二旦角。 所以,即使几十年过去了,剧团一部老戏迷对两银这个名字仍有印象。 这位票友带来票根上,是郭美凤在风光时唱过《三请樊梨花》。 郭美凤接过对方递过来票根,情绪突然就绷不住了。 这一张旧门票,就像她意气风发、英姿飒爽青年时期,褪色泛黄,一去不复返。 男票友与郭美凤握了握手说:“您好像没怎么变样,装扮上以还跟年轻时一样,就是穆桂英本。” 被老票友这样一夸,郭美凤伤感情绪退去不少,她这些年虽然退居二线了,但刀马旦看中段功架,她日日练习基本功,没有一天中断过。 尤其是台步,戏谚有云,上台先看一步走,台步走好了,美感便油然而生。 所以,即使她今天搭档是业余士,但她穿着大靠,顶盔掼甲,足快如风地疾步走到舞台中央时,这个式亮相还是赢得了满堂彩。 只看一个亮相,就已经有了古代巾帼英雄刚劲洒脱,战之必胜英雄气概! “咱妈还是有功夫,”三哥凑到狄思科边感慨,“我都未必能把枪花耍到她这个程度。看来这戏校老师还是她凭本事应聘上。” 狄思科一边老妈鼓掌,一边说:“那然了,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晨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天也没断过。咱妈晨练回来,你还没起床呢。” 郭美凤扮演是穆桂英少女时期,要是形臃肿,面部皮肤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