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景年的资料被送到凌木小学,教育局方面直接下的通知让接收这个学生,景年是临时回国,学籍档案都还在原来的学校,老师对他既往的成绩一概不知。 只知道是华侨家的孩子,在国外长大,学校一看,难免会觉得这个孩子不好管。 成绩就不说了,就算不考虑这个,孩子性格完全不确定,家里又有这层关系,老师教育的时候,轻不得重不得,很是为难。 不夸张的说,那会儿景年是个烫手山芋,章校长让自己妹妹的班级接了景年,真是大公无私舍妹为人。 “哪有什么经验,是孩子们自己的特长,她当班主任的,注意不到才是失职。”章校长一点儿没给妹子说好话。 “也是小章工作做得好,对了,文英啊,新转来的同学,怎么样了现在?”校长也是刚想起这事,一开始还提着心,担心那孩子在学校会不适应,他家里可不好应付。 “挺好的。”章校长说:“文华说那孩子性格温和纯善,热爱学习,跟同学们也处得来。” “那就好那就好。”校长顿时放心不少,又问:“这次节目,有没有他?” “有的。”章校长也是听妹子提了一嘴,不是特别清楚。 她说:“听说他们五班这次的节目,都是孩子们自己准备的,她呀,当了个甩手掌柜,什么事都没管。” “哦?” 不光校长来了兴趣,其他评委老师们也好奇不已。 这些评委老师,有的是学校领导,有的是各科目组组长,都是学校很有资历的老教师,但也大都带着班级,基本上都是班主任。 听章校长这么说,再回想一下刚才看到的两个节目,很多人心里头都不太相信。 才二年级的小娃娃,大合唱能把自己的部分整明白就不错了,还排出这么两个精彩的节目来,这么厉害? 不过再想想,都是单人节目,如果这两个孩子本身有这方面特长,家里也有人教,也不是不可能。 “诶诶,新节目!” “这是诗朗诵吧,双人的。” “那个小姑娘我知道,小章班上的语文课代表,背书特别拿手。” “那这肯定是诗朗诵了。” 评委老师们心落了回去,还以为五班真打算继续折腾新节目呢,他们一个班出两个节目,已经很了不得了,再有入选,上面高年级的脸上就不好看了。 台上,周晓文和向子韬站定,齐声开始报幕。 男童声音清亮,女童声音悦耳,合在一处,更是动听。 评委老师们更在意的却是他们报幕的内容—— “相声?” “章校长,这也是孩子们自己排的节目?” 谁信啊! 章校长自己心里也有些纳闷,前两个节目还能说是发掘出学生的专长了,相声这种节目,从剧本到演出,哪哪都不是随随便便能搞定的。 等两个孩子开始说起来,一抛一接,一捧一逗,有模有样,有板有眼。 最重要的是,有点儿经验的都听出来了,这是个新剧本,新编写的,不是两个孩子找个老剧本照着排一遍。 听得出来,剧本写得很稚嫩,处处透着新学者的生涩,内容也浅显直白。 恰恰如此,倒是适合两个小娃娃来表演,也适合演给同样年纪不大的孩子们听。 等到高/潮的时候,包袱抛出,周晓文嘴里蹦豆似的,一连串带“花”的诗词喷洒出来,语速快而清晰,听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