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些惊讶。
战争太可怕,她不想面对。
魏蔑点头:“我只是猜测。”
宋嫣想起一件事,沉默一会儿,说:“你猜得也许没错。”
言讫,她把贺楚临死前说出的消息告诉了魏蔑。
“我想,贺楚的意思应该是,四长公主在大宋培养将军,并且不止陈刘一人,她把那些将军为她所用,也许就是为了之后的战事。”宋嫣用自己的话总结。
这也是魏蔑的想法。
二人不发一言,良久。
“我本来想去西北的。”魏蔑忽然说。
看似转移了话题,但宋嫣知道,并没有。
“担心北方的金人,所以打算去北方了?”她问。
“嗯。”
“魏蔑,”宋嫣说,“一直忘了问你,你云游在外,自由自在,可,为什么想回来了?”
宋嫣听魏蔑说过外出的缘由,却没听他说过回来的原因。
他外出,是因为不知如何面对汴京城里的勾心斗角,也不知怎样跟这儿的贵家子弟们相处,那……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了他回来呢?
“你想知道?”都过去这么久了,魏蔑都快忘了自己回来的原因了。
“想。”
“嗯……”他回忆当初做决定时的想法,一字一句,说得认真,“因为我去了很多地方,感受过西北毫无人烟的荒芜;体验过塞北一望无垠的凄凉;遇到过江南水灾频频的纷乱;也知道西南巫族人盲从的愚昧……”他看着昏暗的前方,“我从前逃避现实,后来经历了那么多,总想为百姓,为天下做点什么,所以,我回来了。”
宋嫣听完了,没吱声。
宋朝是经济极度繁荣的朝代,即使是这样,也存在许多民生问题,汴京以外的地方尤甚。
但,这不是宋朝的错,不是宋朝任何一个人的错,这只是发展的局限。
“魏蔑,你相信我,”宋嫣转向他,看着他,也认真,“未来的西北荒地会长出可口的瓜果,养育出勤劳勇敢的居民;塞北会有冰雕的天地和繁华的不夜城;江南会成为人们向往的水乡;西南会形成独特的地方文化,吸引无数人前去观光……
“只不过,那些都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
“魏蔑,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你不必有任何顾虑。
“魏蔑,就算青史记不住你,我来记住你。”
就算《清明上河图》里的人物和故事与历史无关,就算未来的世界里没有魏蔑,我也会,记住你。
……
……
她说,她会记住他。
每每想到这里,魏蔑总是忍不住偷笑。
魏娘子心细,发现了这一点,再三追问后,终于知道魏蔑和宋嫣的感情已然深刻,于是乎,她开开心心地跟魏宰执说了这事儿,甚至开始想提亲的事情。
“得先问问宋嫣的意思。”魏蔑劝不住娘,但强调这一点。
“你放心,我肯定问。”魏娘子笑,“我会让你爹去找宋公,一定把你俩的事儿办妥。”
魏蔑浅笑。
“瞻之,你看你,这几天总这么傻笑。”魏娘子打趣,“你早说,娘不就早能为你和阿嫣安排婚事了吗?”
她这就喊上“阿嫣”了。
魏蔑无奈:“娘,我……”
“好了,别说了,我今天就去找阿嫣,探探她的心意。”魏娘子打断他,说,“对了,你爹呢?我跟他一起去宋府,让他去找宋公。”
“我在这儿呢。”魏宰执一进屋就听到这句话,“去宋府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