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地跟她说:“以宋公之才,本可再官升一级,可惜长公主从中阻止。”
宋嫣听笑了,往后一仰,反手撑地:“那楚大王觉得我一没用的小女子能做什么?要不然我花点钱请人去刺杀长公主?反正我钱多。”
赵婴不吱声了。
宋嫣等了半天没等来回应,站起身,说:“还有事吗?没事的话,我就回去了。我院里的鸡鸭还没吃饭呢,我得回去给它们喂食。”她乱扯。
“嗯。”赵婴没起,也没抬头看她。
宋嫣离开后,萧羡边回头边进来了。
“大王,宋小娘子怎么说?”萧羡问。
“你说她不简单,”赵婴站起来,淡淡地看着萧羡,“是怎么看出不简单的?”
萧羡挠挠头:“就……感觉?我感觉她挺聪明的啊。”
赵婴没话说了。
他说了那么多关于赵守清的事情,都是为了试探宋嫣,想要通过宋嫣的不甘心去利用宋文昭的权力,但……宋嫣像是没理解到他的意思似的,敷衍不说,还反问他要不要雇刺客刺杀赵守清。
真是可笑,赵守清要真那么好杀,他难道不会培养更厉害的刺客?
而且,从宋嫣的行为举止、谈吐言论来看,她与萧羡的描述非常不符。这有两种可能,要么她确实又野又纨绔又没眼色,要么,她是装的。
不过……算了,不重要,她就是一个小角色而已。
“罢了,”赵婴轻呼一口气,说道,“先不管宋家了。”
“大王有别的打算?”
赵婴递给他一份卷宗。
萧羡接来看,卷宗上记录着一个人的信息。
御史中丞,董墨。
……
……
新鲜事情总会慢慢地替代旧事件,但或许是鱼留案带来的影响太大,汴京城中依然有不少人在谈论此事。这也正常,毕竟鱼留身份地位经历摆在那儿,人们对其情绪复杂,不免争执更多。
何况,鱼留将于秋后处斩,许多人等着看热闹呢。
除了鱼留的事情,汴京城里还散播着两件事。
其一,曾遭灭门之灾的安庆府世家贺氏原来有活口,还是贺家的嫡长子贺楚。贺楚剃度当了和尚,可他长得好看,就算当了和尚,仍然惹得不少小娘子脸红耳赤,议论纷纷,也正因如此,“妖僧”的名号被强加在了他的身上。
其二,陈府要举办词会了,邀请了不少文人雅士衙内小娘子前去,就连贺楚都要参加,人人都说,届时汴京定然会热闹一番,陈府也会成为汴京的焦点。
总之,所有人都在期待着词会的到来。
陈府把词会时间定在了八月初,离现在还有两个月左右,大家的热情渐渐淡去,但总有一些人在紧锣密鼓地做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