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腐!”
说罢,纪四叔看了眼老五。
纪五叔打了下嘴:“大哥,我不是这个意思。”
三兄弟一时无言。
纪家的情况,已经不必再赘述。
政斗失败,赋闲回家,确实很惨,可他家还有个希望。
祖父与大伯都是靠读书起家。
焉知纪家不能再出个读书的好苗子,重新带着纪家再起来?
虽说是个安慰,可若连这慰藉都没了。
别说纪家人,整个宜孟县其他各家又该怎么看。
还有纪家嫁出去的女儿们,少不了也要被冷嘲热讽。
所以这种情况下,即使只撑个面子功夫,都要留个夫子在家学的。
这也是纪四叔跟纪五叔,甚至纪家祖母知道,贾夫子并不好好教学,却没让他离开的原因。
可今日之事他们都听说了。
贾夫子出言不逊,先对纪霆发难,又抓住小五庶长子的身份不爽。
这让身为纪小五他爹的纪五叔如何能忍?
再怎么样,这都是他唯一的儿子。
“霆哥儿拿王八骂那酸夫子,我还挺解气的。”纪五叔道,“大哥,您就别责怪孩子了。”
不提王八就算了。
提到这话,纪伯章眼前又是一黑。
想到纪家如今的情况,纪伯章这种直性子的人,都要叹口气。
是他拖累了全家。
以至于连夫子都要离开。
离开之后还没人接任。
纪四叔思索片刻:“大哥,五弟,现在耽误之际,是让孩子们继续读书才是。”
“既然家学请不来夫子,不如让孩子们出去读。”
宜孟县学风极盛,附近就有几个极好的私塾跟家学。
别人家的家学,他们肯定进不去。
那几个私塾还是有指望的。
还是那句话。
如今纪家的指望,便是出个会读书的子弟。
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人,以及外人看到希望。
倘若纪家真的没落到他们三人手中,百年之后,如何去见列祖列宗。
现在纪家男孩里。
最年长的二十,已经确定读不下去了。
就剩下他们三个,今年十三的。
要说出个惊才绝艳的天才,几乎不可能了。
纪霆是个爱玩的,大家都知道,如今蒙学都读不懂。
也是纪伯章做官极忙,母亲溺爱,故而长到现在,并无他长,只有个纨绔名声尤为响亮。
纪四叔家的纪小四,性格活泼,资质平平,好在是愿意学的。
假以时日,必然也有个功名。
纪五叔家的小五,倒是勤恳,读书也有些益处。
虽是庶子,却很得五叔重视。
家里读书的希望,却像在他身上。
可这只是其他人认为。
但凡知道真正天才什么模样的,其实对他们三个都不抱希望。
纪伯章自己没什么感觉。
他两个弟弟却知道天才是什么样。
至少也该是他们大哥这般。
三岁识字,五岁读书。
十五岁便考中县案首。
二十三考举人,二十七直接中榜眼。
如今纪家,根本没有这样的人物。
正因如此,纪家上下并不急躁,这种事急是急不来的。
当然,这是好听的说法。
说直白点便是,没什么希望了,该躺平躺平,谁也别埋怨谁。
所以大家勤勉为主即可。
至少让纪家衰落得没那么厉害。
这种情况下,先让他们仨有个书读,好对外表面态度,才是要紧事。
纪伯章许久不回家,而且性格直来直往,所以对此并不了解。
不过纪伯章不是个自以为是的,直接道:“家中这般事情,还是由你们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