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
周培原正一脸怪异地看着陈铭章。
“陈铭章同学,你们五四文学社想要盖房子,作为以后五四文学社办公场地?”周培原只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学校没有钱拨付给你们,现在学校也很困难。”
恢复高考,北大也获得拨款,但是日子依旧过得紧巴巴的。
没办法,现在国家太穷了,穷得叮当响,到处又都需要钱,北大根本就分不到什么钱。
比如在今年,全年用于教育的财政支出仅为75.05亿元。
这可是囊括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现在全国大学足足有598所。
陈铭章说道:“校长,钱我们五四文学社出,不过这地皮和手续方面,还得学校出面帮忙。”
“你们五四文学社有这么多钱么?”周培原对于五四文学社也有所关注,知道这是一群充满朝气又有才华的年轻人组成。
对于五四文学社的宗旨,周培原是支持的。
国家急需人才,北大这些名校的学子们未来必定要在国家的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这不仅仅是一些学生们的想法,也是学校、政府和整个社会的共识。
所以北大的学生身上有着‘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自我要求,北大学生敢于有想法,再正常不过。
不过他还不知道,五四文学社竟然这么有钱。
要盖办公的地方,这里面可需要花不少钱。
北大要盖办公室、宿舍,都得想方设法的节省开支,恨不得一分钱当做两分钱使用。
陈铭章说道:“盖个办公场所,应该没问题。”
“你们要多大的地?想盖在什么地方?”周培原问道。
陈铭章这段时间已经踩过点,心中有数,“校长,如果能将东门那块菜地给我们五四文学社,那就最好了。”
“怎么可能,那块地可是有差不多三百亩!”周培原没好气地说道。
那块地是北大用来种菜的地,他自然知道。
陈铭章道:“我们不需要那么大,就靠近东门那里,大概3000平方的地即可,我们量了一块地,刚好宽50米,长60米。”
那里的位置非常适合,紧邻着校门,进入校门很快便可以抵达未名湖。
“3000平方米的地,那倒不算大!那地是属于学校的,划拨给你们五四文学社倒没有问题,不过可得说话,学校没有钱给你们,钱得你们五四文学社想办法,还有得服从学校管理。”周培原说道。
陈铭章笑道:“校长,我们五四文学社是北大的文学社团之一,自然要服从学校的管理,您看从五四文学社恢复成立到现在,有出现不服从学校管理的吗?”
搞定这事后,接下来就得找人设计。
总不能建个房子,结果随便盖吧,既然要搞,总要搞个像模像样。
陈铭章带着陈健功几个人,在学校一位教授的带领下,到清华大学建筑系拜访一位教授。
原本北大是有建筑学科的,不过在1952年的全国院系大调整中,北大的建筑学科被并入清华大学。
在这方面,清华大学绝对是属于行家。
魏广教授,听着陈铭章说着,等到陈铭章说完后,魏广教授略微沉吟道:“如果是这样的话,